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高质量发展大研学⑱】知识产权学院:战略筑基 人才育智 创新赋能 以高质量发展铸造知识产权学科一流丰碑

来源:高质量发展大研学发布时间:2025-04-30 字体:

战略筑基 人才育智 创新赋能 

以高质量发展铸造知识产权学科一流丰碑


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黄玉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学科,以开展“跨学科教育”为先导,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支撑,以服务“高科技创新”为目标,承载着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立足“两大格局”的历史坐标,中南大知识产权学科必须回应“何以可为”的时代之问。


一、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以一流学科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程

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立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指出,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由此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基于此,知识产权学科发展承载了双重历史使命。第一,要完善知识产权交叉学科体系建设,以法学为核心,整合经济学、管理学、情报学学科资源,统筹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第二,构建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机制,通过知识产权协同创新机制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三,强化学科资源统筹,通过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优化层次性师资结构,服务国家“新文科”教育战略的贯彻。


二、深度融合中南大特色,以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为创新蓄势赋能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高校要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我校以经、法、管为主干,兼涵11大学科门类,为我校建设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丰富资源。一方面,以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以知识产权法学本科、学术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博士后以及知识产权专业硕士(MIP)为培养单元,形成知识产权研究型人才和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两头强化”的培养格局;另一方面,要培养知识产权国际人才,依托我校“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以及与国外著名高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涉外法治高端人才。


三、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多层次社会服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知识产权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应以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一,在国家服务层面,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立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知识和智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智库的战略功能;在教育服务层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围绕社会前沿知识产权问题,主办WIPO中国暑期学校等品牌培训班,向社会输出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企业服务层面,知识产权学院已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与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定向知识产权服务与指导,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市场主体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


作为国内引领、国际领先的知识产权教学与科研机构,中南大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将继续秉持战略筑基、人才育智和创新赋能的教育理念,以高质量发展铸造知识产权学科一流丰碑。中南大知识产权学院有底气、也有能力将知识产权的“中南大方案”打造为知识产权的“中国方案”!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