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领航 以专业筑基 以德法铸魂——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刑事司法办学高质量发展之路
刑事司法学院院长 董邦俊
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擘画的宏伟蓝图下,刑事司法学院作为中南大培养新时代司法人才的主阵地之一,肩负着为法治中国建设输送高素质专业力量的光荣使命。实现刑事司法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党建引领、学科筑基、德育铸魂三位一体,坚定不移走好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筑牢思想根基,把稳刑事司法教育航向标
思想政治建设要贯穿法学教育始终。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要守牢刑事司法教育生命线,不断深化法学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紧密相连。为此,要选聘红色导师,完善“辅-导-学”协同机制,助力“大思政”育人格局。要品读红色司法,实施“课程思政示范创建、融通型课程质量创优”计划,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要传承红色基因,拓展“侦查学社”法治实践,领悟“读懂中国”时代内涵,使“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司法公正、底色鲜明”内化为刑事司法人才培养的精神基因。
二、锻造学科引擎,建设融合发展办学新高地
刑事司法学科建设必须回应时代命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司法教育。由此,要深化“刑事司法一体化”办学理念,以经济犯罪侦查、金融犯罪治理、法庭科学等为创新增长点,推动“司法鉴定、刑罚执行学(含监狱学和社区矫正)等特色方向建设和深度融合发展。要建强“犯罪治理现代化”学科群,聚焦网络安全、大数据侦查等前沿方向,深化智慧侦查和侦查法治的研究,服务侦查实践能力提升和权利保障。要促进“枫桥式警务”等犯罪治理研究成果有力转化为基层治安治理和智力帮扶方案,传承“忠诚、法治、科技”的学科传统,开辟面向未来的发展空间。
三、创新育人体系,培育德法兼修时代新法魂
立德树人需要德法双轨并行。政法院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持续推行“素质学分制”,将集中实习、志愿服务纳入考核体系,建立“法治素养成长档案”。要积极打造“公安实训+法庭科学”双平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真实案例研析,突破传统德育的抽象说教,让学生在法治实践中完成价值观的淬炼与升华。要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起点,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将“红色基因传承链、学科创新生态链、德法融合育人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南大特色的刑事司法人才培养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输送更多“对党忠诚、德才兼备”的政法铁军。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