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晗 摄影 胡智)5月16日下午,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李帝铨教授在文波楼112教室为我校学生讲授“学习-追赶-超越 电磁探测技术和装备的中国方案”,这是《百校百家共话百年中国》思政通识课程第三期第三讲。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李帝铨从我国矿产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入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矿产资源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李帝铨表示,大国崛起,要求站在全球高度思考中国资源安全问题。聚焦到地球物理学科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方面,李帝铨重点讲述了中国电磁探测技术发展历程,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电磁勘探理论技术持续攻关,为持续保障国家资源和能源供给安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李帝铨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为中南大学子刻画了一幅中国电磁探测技术从起步到追赶到超越的立体浮雕图,课程最后,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与中南大子共勉。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踊跃举手提问,分别就电磁探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前沿科技领域的应用等方面与李帝铨进行了交流。
教务部部长钱学锋作课堂总结。他表示,李帝铨教授的讲座既是一堂科普课,也是一堂思政大课,润物无声地传递出地球物理学课堂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践行了“三百”课程向中南大学子普及我国“三深”(深海、深空、深地)战略的育人初心。
审核人:柳正华
附:中南大学子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了热烈互动,多位学生自发发表多篇课程感想,学校现精选代表作进行展示:
法2103郑雨珂 课后感悟
今日,我有幸聆听了中南大学李帝铨教授题为“学习-追赶-超越—电磁探测技术和装备的中国方案”的学术讲座。这场讲座不仅让我了解了电磁探测技术,也更激发了我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和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今天的授课专家李帝铨教授是何继善院士研究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电磁勘探方法理论与探测技术研究,曾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李教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梳理了电磁探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使我意识到这一领域在资源勘探和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他重点介绍的何继善院士及其团队研发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法的最新进展,更是让我惊叹不已。这一技术的研发不仅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勇气,更展现了我国在电磁探测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和实力。何继善院士是李帝铨教授的老师,亦是中国电磁勘探理论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建立的电磁勘探理论体系,为资源勘探和工程勘察科技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产生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是持续保障国家资源和能源供给安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
科学界有一句俗语叫“上天容易入地难”。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先进水平勘探开采深度在2500~4000米,而我国在此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向地球深部进军,是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从矿区一线到地学前沿,不管是山区、荒漠,还是海洋、河流,到处都有何继善院士团队的身影,他们凭借“广域电磁法”这项创新技术,孜孜不倦为地球“把脉”。而李帝铨教授作为何继善院士研究团队的一员,长期致力于电磁勘探方法理论与探测技术研究,取得的多项创新性成果也令人瞩目。他们的研究不仅为我国电磁探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是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和声誉。
在讲座中,李帝铨教授还提到了我国矿产资源需求与保障的重要性。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地”战略的推进,锂、钴、镍、铜和稀土等新能源矿产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这对我国电磁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广域电磁勘探理论与装备的研发,正是为了服务国家深地战略与资源发现,拓展资源与能源供给空间,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听完讲座后,我深感我国电磁探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我也为我国在电磁探测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我相信,在何继善院士、李帝铨教授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磁探测技术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为我国的资源勘探和工程勘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会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一名文科生,接触到关于广域电磁法的专业知识后,我难免被电磁勘探技术的复杂性和精密性所震撼。广域电磁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电磁勘探技术,其背后的理论支撑、实际应用和独特的技术优势,都让我对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全新的认识。由此,我也对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产生了兴趣。广域电磁法不仅仅是物理学或地质学领域的成果,它还需要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支撑。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文科学生,我也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尝试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同时,我也对电磁勘探技术的实际应用前景感到兴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勘探技术在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虽然此非我所学专业,但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技术,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浅薄之力。
借用讲座标题中的一句话来总结我的感想:“学习-追赶-超越”,这不仅是我国电磁探测技术发展的历程和方向,更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行的动力和信念。我们唯有携手共进,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崔桢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