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⑤】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

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23-11-08 字体: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刘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个性需求和公共供给双向发力、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有机结合等价值取向,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价值引领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意味着要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同时注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一方面要以技术创新等多元要素释放文化经济活力。如顺应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扩大优质文化供给,拉动文化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以崇德向善的文化成果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即文艺创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

二、个性需求和公共供给双向发力

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文化工作时曾多次强调要统筹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提出既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的多元文化需求,又要提升公共文化普惠化水平,推进文化成果由全民共享。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人民日益显现出个性化和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要求文化建设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文化产业与新型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网络直播、动漫游戏、多媒体等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在提升公共文化普惠化水平方面,要加强面向特殊群体、乡镇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服务,通过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来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公共文化内容供给,逐步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

三、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有机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强调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且兼顾人类共同利益,主张营造互利共赢的文化合作空间,一方面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以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深化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互鉴,为全球文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总体而言,以上三方面的价值取向既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包含着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不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之问,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编辑:杜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