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姐姐眼里的“小朋友”,需要保护实则努力靠谱;他是师弟师妹们心中的创业榜样,出身寒门但自立自强;他是员工眼里的好老板,能力突出且为人谦逊。他就是本届文澜奖学金获得者——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金龙。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全国大学生双创先锋……李金龙一路走来所获荣誉众多,但文澜奖学金于他而言意义非凡。本科时期因在杭州出差而错过申请文澜奖学金,这成为李金龙心中的一大遗憾。在他看来,此次获评文澜奖学金是圆了个人的一个梦。
从小家的小朋友到大家的有为青年
父亲在李金龙心里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他远征途中的指向灯。“坚定自己的信念,脚踏实地的向着‘就业’走去,干出个好成绩。”这是李金龙父亲18岁时在日记本里写下的文字。父亲敢闯敢拼、脚踏实地的精神对李金龙的影响至深。2016年,李金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大。大一时,李金龙做过驾校代理,卖过新生用品、电话卡,代理推广过App,还做过家教。开学第三个月,他就告诉父亲,不用再给他生活费了。
父亲给予李金龙的教导和陪伴,加深了他对家庭的概念。他孝顺长辈,为了探亲冒着大雾驱车1000多公里回到甘肃老家;他珍重亲情,把姐姐当做妹妹来照顾,尽管在姐姐眼里,李金龙才是需要被保护的“小朋友”。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李金龙,十分注重人情味。作为老板,他有责任心,时常给予员工关怀与鼓励;作为社会青年,他有担当,担任学校《创业基础》助教,为1.3万名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为600名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资助经费超200万元,带动近百人参与创业实践。
一边埋头苦干,一边抬头看路
创业并非一蹴而成,李金龙的创业是一场“一边埋头苦干、一边抬头看路”的远征。“遇到想做的事情时,特别是创业这种以实践为主的事情,光想是想不明白的。我觉得更应该动手去做,做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欠缺什么,进而加以弥补。”相比一些人认为创业需要万事俱备之后再出发,李金龙则认为实践更加重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所在。秉持这样的创业理念,李金龙创办了5家企业,其中两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项发明专利、七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外观设计专利,年营收超2000万。2019年,《中国青年报》头版以“你只需要低头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为题对李金龙的创业故事进行了报道。
“创业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事情,是对个人精力、能力和经验的综合考验。”李金龙分别针对创业以及求职问题,为师弟师妹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在创业方面,他强调要反复审视自己,是否已经做好过3-5年苦日子的准备,因为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对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在求职方面,他强调要锲而不舍的“海投”简历,同时要认清自我、找准定位,保持合理预期,做好保底策略,相信自己的同时不要盲目自信。
一半是学生,一半是老板
2021年李金龙以研究生的新人身份再次与中南大相逢,继续在中南大扎根、铸梦。他为自己设定了新身份与新目标,不以过去取得的成绩累筑高台,而是将自己的不足与欠缺定为新的起跑线。他希望通过攻读研究生补足欠缺、提高能力,接触更多优秀的人,进而向他们学习。
边学习边创业是李金龙从大一延续至今的状态,所以在从老板到学生的身份转变过程中,他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多家企业的负责人,李金龙经常要到各地出差,甚至有过日跨三省的经历。他表示繁忙之中兼顾学业与创业的关键是合理分配时间和提高效率。他会在课间十分钟发送文件或者开个短会,也会在火车上写个方案或者改个标书。相较于公司刚起步时,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处理繁琐事务,李金龙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项目对接、资金储备以及方案商定等更为重大的事情上,时间精力也相对集中。
从家庭里的小朋友到社会上的励志创业青年,李金龙于己有成、于家有情、于国有为。成功并非远征的唯一正确答案,面对未知,会遇到挫败,会被迫改观,这一路走来的心得感悟与经验教训,于他而言都是成长的见证、远征的答案。
(学生通讯员 符虹虹 陈谷傲 裴文颢)
审核人:熊灯
编辑:胡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