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胜 学生通讯员 李亚珂 康静雯 蔡雨 黄菲 )“我们要搞好专业研究、强化项目顶层设计、增强规划引领作用,切实做好有组织科研,继续围绕‘建设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将独特学科优势转化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杨灿明校长在10月20日学校专家学者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上总结道。让科学研究紧密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做有组织科研,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中南大人所秉持的科研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南大始终站在社科研究的最前线,在人文社科领域硕果累累。
社科研究“第一方阵”
翻阅这张硕果累累的成绩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丰厚蕴含精彩”。
2018-2022年《中国高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100强》榜单,中南大以五年立项总数153项居百强榜第二十四,其中重点项目立项13项并列百强榜第十四;
2021年9月24日,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南大获批42项,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前十,全国财经政法类高校名列前茅,湖北省第二;
2021年12月6日,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南大获批6项,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十,并列全国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
2022年4月8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南大获批3项,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七,全国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
2022年8月8日,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国家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单列项目)全国仅10项,中南大获批1项;
2022年9月23日,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南大获批24项,立项数并列全国第七;
2022年9月30日,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南大获批32项,立项数位列全国财经类高校第一,政法类高校排名第二,并列全国第十五,湖北省第三。
回顾中南大近五年的人文社科道路,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第一方阵”,让我们通过一组图表直观感受中南大的这五年!以国家社科项目为例:
1.申报数逐年持续创新高
2.立项数、立项经费稳中有升
中南大的荣誉是数不完的,因为中南大的社科研究没有尽头,只要国家需要,中南大的步履便永不停歇。每一份荣誉都是一声肯定,而这些成就取得的背后是学者、学院、学校多方有组织的耕耘。
国之所需,科研所向
今年35岁的杨国超教授,已经在学术上获得诸多成就。特别是今年,他的课题《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上市公司ESG“漂绿”现象识别及其治理机制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通过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杨教授把自己的研究领域称为“新制度会计学”,这个领域实际上就是把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会计学的研究范畴,让会计研究不再仅仅是会计研究,让会计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都变得更为重要。
“做好的研究,做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有价值的研究,真正深入到中国的制度背景里面去,深入地研究下去,然后真正得到一些有利于改进社会的学术发现,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杨教授的每一次选择,实际上都饱含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他始终坚信要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杨国超教授真正做到了把个人目标融入国家发展,这点在这次科研项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基于“双碳战略”的新价值理念,杨教授立足于国家和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自然语言运用于研究公司ESG“漂绿”行为,提出在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社会的贡献。
法学院副教授昝强龙老师申报的课题《债法请求权框架下行政法债务关系理论研究》获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立项。
他表示:“社科研究需沉得住气,经得住冷板凳的考验。当然,最终的立足点仍是对个人兴趣的不懈追求。研究人员对于研究主题或具体问题有着对猎物一样的敏感度,这样才能避免在时代快速迭代发展的过程中失去本性。无论是何种研究,都会遭受别人的质疑,这似乎无法避免,但要相信真正的研究必定会获得赏识,会存在知音,这也是研究本身的意义、乐趣所在。”
在学者坚守的背后,离不开学院的支持。以哲学院为例,院长王雨辰教授总结了学院对人文社科研究做出的谋划和支持。一是强化队伍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强劲潜力;二是重视老师学术成果的物化,支持教师出版著作,辅导课题申报,重视申报奖项,激发老师的创造性、自信心;三是重视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壮大学科优势方向发展,注重生态文明等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研究。
学科方向明确,学者们学术前途有奔头,自然更有干劲。近年来,哲学院在国家级课题申报中捷报频传,也就水到渠成。哲学院是中南大各个学院科研发展的缩影。每个学院都在依托自身学科优势,集中优势师资力量,凝练学科方向,在朝着摘取科研桂冠的奋进路上不断提高学校整体科研实力。
服务筑基,行稳致远
除了学者的坚守和学院的支持,丰硕成果的背后也离不开科学研究部、社会科学研究院一系列有组织的服务。
在2020年初,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一封“科研战‘疫’”倡议书在中南大人的朋友圈被频频转发,科学研究部、社会科学研究院向全体科研工作者发出倡议:足不出户,科研不误。百余名学者积极响应,及时提交研究成果,为一线防疫具体工作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这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党建工作引领、政治理论学习与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案例。
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等多方面入手,切实不断提升为全校师生科学研究做好全方位、一站式、一体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科学研究部、社会科学研究院一直在路上。
深化放管服,建立协同分级管理机制,增加科研人员获得感。学校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尊重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围绕创新链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解疙瘩、搭平台、促融合,出台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把“放管服”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扩大和保障科研机构与人员的科研自主权。拓展经费包干制范围和结余资金留用自主权,绩效分配向科研一线倾斜。坚持质量、绩效与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产出原创性、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秉承“全面指导、长期支持、突出重点、服务发展”的理念,坚持阶段培养和长期培育相结合,多措并举创新青年教师科研培养模式,优化青年教师科研成长环境。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以科研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大力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支持科研创新平台能力建设;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研究;充分发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杠杆作用,推动长周期基础研究持续健康发展。科研管理部门持续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力做好各类科研项目、学术成果、重要奖项申报全流程管理和服务工作,培育引导风清气正学术风尚,构建自由竞争学术生态环境,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创立新记录,打造硬实力。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直以来是我校深耕细作的压舱石,积极参与国家项目申报是学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捷报频传极大提振了我校“双一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为学校进一步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审核人:石智雷
编辑:胡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