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了两年枪的粗糙的手却又要重新拿起画笔,他硬是“画”出了年级排名第一,“画”出连续三年国家奖学金,“画”出总评第一的推免资格。他就是本届文澜奖学金获得者、中韩新媒体学院2023届本科生陈毅。
陈毅家里两代从军,他本人也拥有两年的军旅生涯。当他退伍后再次回到学校,一切已变得那么陌生。骨子里流淌的那份军人的热血令他很快奋起直追,忘我学习,用自己的优异成绩抒写出一曲青春梦想曲,用积极热情的志愿服务精神诠释了中华热血男儿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他参与创作的动画电影《豌豆八哥》,于2021年9月在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他多次作为组长进行短片动画创作。他参与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获省级二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银奖、第六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二等奖等,独撰论文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
扛过枪的手郑重握起画笔
“其实还是挺难的,我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太久没接触专业知识了。扛了两年枪的粗糙的手却又要重新拿起画笔。”他苦笑了一下。对当时的他来说,画笔如此沉重,但他知道必须把它郑重地握在手心。祖国需要时,他可以毫不犹豫的背起钢枪。而如今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时,他也能够义无反顾的举起画笔,竭尽全力去描绘出最亮丽的青春华章。退役归校后,他仍然以部队的标准要求自己:早睡早起,跑步,健身,学习,远离不良嗜好。尽管在激烈的学习跑道上竞赛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始终保持自律。在别的同学出去玩的时候,他待在画室里挑灯作画;在每次课堂结束后,他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君子之道,莫难于养心,自律坚守是对灵魂的锤炼;不问窗前花落几回,只问笔下墨洒几篇,他始终用行动演绎着自律坚守的初衷。
“住在画室的男孩”
“对我来说,唯一的技巧就是勤奋,勤奋能让你学会一切、处理一切。”陈毅从来都不觉得学习是有捷径的。大一时由于服兵役放下了画笔,这一放就是两年。他的基础并不是很好,在作画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困难。其他同学画几周就可以画出来的作品,他可能需要半个学期。可是他从不轻言放弃,从海绵里挤出时间练习。只要老师一布置任务他就开始作画,有时太过于沉浸,从天亮画到天黑。时间久了,连保安们也都记住了这个“住在画室的男孩”。他用行动诠释了“勤能补拙”。“并不是埋头苦干,而是带着思考作画。”陈毅说道。他也会经常拿着自己的练习成果去向专业老师请教,听完老师的指导意见后,他会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在下一次做画中努力规避这些曾经犯过的错误,努力不让自己“在同一个坑里栽跟头”。他每次做研究或是参加比赛时,也会先思考,在确定一个核心思想后,再去询问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努力打造一条将自己的风格和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机结合的道路。始终保持学习的主体意识,这样的学习思维让他在纷杂的大学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给孩子种下美的种子
作为“艺·中南”志愿服务队的创始人,陈毅始终坚守“做好人,办好事”的信念,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武汉疫情初期,他主动报名做社区志愿者,将小我融入大我,为社区居民服务。志愿服务经历让他了解到许多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只有爷爷奶奶照顾且从未接触美育教育。他先是主动上门为这些孩子讲授艺术类课程,接着与学院老师交流想法,希望利用自身的特长以及学院的专业优势,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改变。这便是“艺·中南”志愿服务队的前身。他也希望把这支队伍做大做强,以此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校歌中“要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激发了陈毅的激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能量,在孩子们处于最具创造力的年龄阶段去帮助他们,给他们种下一颗美的种子,也让孩子们能够有机会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他满腔热忱地走在志愿服务的漫漫征途中,传递希望的火炬,点燃善心与大爱。用一己之力,传递正能量,服务社会,抒写新时期中南大学子的情怀和担当。
(学生通讯员 张钰媛 郭朴天 丁雨桐)
审核人:熊灯
编辑:胡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