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歆 通讯员卓张鹏 程凌华 覃虹
不要怕啊不要怕,刮风不要怕,下雨也不要怕,冷也不要怕,热也不要怕……5月26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道美品德行奖”授予仪式上,一首彝族歌谣婉转动听,得知含义后,观众们都红了眼眶。
歌曲的演唱者,是该校法学院本科生、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苏正民的母亲。当日,苏正民获颁该校志愿服务类“公道美品德行奖”,苏妈妈身着彝族传统服饰和他一起收获奖项,并唱起了这首《不要怕》。
苏正民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沙马拉达乡火把村,曾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重返校园,走出凉山,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帮助更多凉山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下,苏正民于2019年发起了“凉山阿依助学计划”,现为该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
“‘不要怕’用彝族语说就是‘阿杰鲁’。”苏正民回忆,小时候,家里条件非常困难,一家人住在茅草屋,爸爸总是在外面砍柴或打工,家里只有妈妈陪伴。晚上刮风下雨,屋顶就会被吹翻,家里什么都没有,大家很冷,也很害怕,妈妈就会唱这首歌。在求学路上,他和妹妹也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在艰难的时候,妈妈就会唱起这首歌,鼓励他们不要怕,“这首歌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父亲过世后,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们带大,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这首歌也是我人生中的信条。”
记者了解到,此次参加儿子的颁奖礼,也是苏妈妈五十多年来,首次走出大凉山。
由于不识字、也不会汉语,苏妈妈几乎无法搭乘交通工具,旅程非常艰难。她先从大凉山乘坐8个小时的大巴车到达女儿苏加加所在的泸州,因为担心下车后就找不到车辆或者走丢,一路上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和女儿苏加加汇合后,两人再一同乘坐飞机抵达武汉。
为何路途如此艰辛,还要来到武汉参加儿子的颁奖典礼?
“我想她很想来学校看看,看看她儿子口中经常提到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看看培养她儿子的地方。”苏正民说,平日里和妈妈聊天时,他会和妈妈讲大学的生活,讲老师和同学对他多么好,这可能是妈妈特别想要来到学校的原因。
据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道美品德行奖”由校友王广西和校内一对退休教职工夫妇于2015年出资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表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师生校友,已连续举办四届。
原文链接:http://news.hubeidaily.net/pc/739680.html
编辑:付欣怡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