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奥 摄影 卓张鹏)5月25日下午,学校辅导员理论大讲堂暨第五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在中原楼七楼会议室举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项目入选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研究人员司文超作了题为《青年思想热点及教育引导》专题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以及全体辅导员参加学习。活动由学生工作部部长余小朋主持。
司文超从认清主流与基本面出发,全面分析总结了青年的思想热点,深入剖析了教育引导的风险点与问题,并对如何把握谱系与晴雨表,画出最大同心圆进行了重点讲授。他指出,经历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举国抗疫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青年心态更加自信豪迈,青年内心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青年工作的主流和基本面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与此同时,他还梳理了当前校园中存在的十三类风险点,指出青年思想教育引导还存在风险与问题。
司文超结合《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20年),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从人生观与人生追求、价值观与价值选择、道德观与道德行为、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网络观与网络行为、文明素质等六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并着重分析了疫情期间大学生思想状况。辅导员要善于挖掘抗疫故事和先进模范,弘扬抗疫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培育,开展榜样教育,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
最后,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树立系统研究的思维、找准工作的短板与弱项,形成全谱发力的实践路径,从思维引导力、情感感染力、榜样带动力、传播领跑力、风险应对力、制度约束力、内部执行力等十个方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提高育人实效。

余小朋总结指出,司文超老师通过大量数据从四个维度分析了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热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辅导员做好青年思想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希望全校辅导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增强育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