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华飞 摄影 余安琪 林静)4月8日上午,学校第三场辅导员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在中原楼七楼会议室举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与质量评价》专题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主持培训会,学工部、党委研工部及全体辅导员参加学习。
冯刚从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论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立德树人与时代新人培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讲授。
他指出,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论述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大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着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厚植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文化土壤;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努力构建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此外,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论述还涉及到了高校党的建设、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时代新人培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
他认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从五个方向发力:一是围绕立德树人明确时代新人培育目标;二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三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四是遵循“八个相统一”规律加强思政课建设;五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随后,他剖析了立德树人思想的发展和演进过程,时代新人与立德树人的内涵和逻辑。他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处于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是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的根本规律;时代新人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主体,是新的历史方位下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阐释表达,体现了党和国家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新时代的育人要求;“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归根到底是在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他强调,时代新人的培育和立德树人的实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在做到“四个正确认识”中提升人生境界。
他结合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新思考,并重点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的四个优化模型,即动态监控模型、问题研判模型、效果评价模型、反馈调整模型。
覃红在主持报告时表示,冯刚教授的报告语言风趣,案例生动,信息量大,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有助于我们弄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教育主体的特点,增加了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自信和学术自信。覃红勉励大家,坚定工作自信,加强学术研究,做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