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我校黄欣欣同学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来源:校报学通社发布时间:2020-12-21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韩悦琰 学生通讯员 袁卓晖 刘方圆) “评”时事热点,“论”人情冷暖—1218日下午,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决赛在湖北日报楚天181秀场举行。比赛由湖北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湖北省委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等承办。20名选手一路过关斩将,从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中的千余名优秀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在此以“评”会友,以“论”服人,用思想碰撞的火花点燃了青春的激情。我校黄欣欣同学参赛并获得了三等奖的佳绩。

本届比赛以“无奋斗,青春”为主题,旨在鼓励大学生在奋斗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用奋斗充盈青春底色,用思考的力量披荆斩棘。比赛分为“初露锋芒”、“观点开杠”和“真心话大冒险”三个环节,其中“观点开杠”作为今年比赛的新增环节,更加考验选手们短时间内的思辨能力与反应能力。两个小时的比赛中,全程高能,金句频出,引得现场掌声不断,评委频频爆灯。

第一环节“初露锋芒”,20名选手分为4组,通过情景剧的形式针对“凡尔赛文学”、“网络占卜”、“家长怒退家长群”等时下热点话题进行小组展示,在生动的剧情与引人思考的对话中阐述了各自对不同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刘忠友评委点评;“这次形式上特别活,把思想的碰撞放在特定的情景式的表演之中,是一种非常新的形式。”

第二环节“观点开杠”,选手们对同一热点,从正反两个角度破题,一来一往,在特定的情境中表达观点、说明理由,在对方猛烈的“进攻”中寻找些许逻辑破绽,并予以“回击”,唇枪舌剑中体现了选手们强烈的角色意识,思想的火花里看见了选手们观念的碰撞。我校黄欣欣同学就“‘我已经尽力了’不可以成为被原谅的理由”话题与对手展开辩论,她立足正方,开局便抛出“这句话不应该被原谅的原因是,这是对目标未达成的推诿”,顺势抢占了辩论话语权的高点,紧接着,她又用“这是一个结果导向型和团队协作型的社会,一个人的推诿将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的观点,将对局的高潮进一步推进。紧张的临场辩论、强大的语言作战能力和思辨能力,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为观者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们挥斥方遒的青春力量。


第三环节是“真心话大冒险”,本环节由人民网、大江网、东北网等多家网络媒体总编、全国多所高校新闻学院院长以及现场评委分别出题,由选手抽取相应题号,在主持人读完题目后,围绕所选题目即兴发挥,陈述自己对该问题或现象的看法。选手们以针砭时弊的观点、对“大学生超出预算剁手”“宿管阿姨送感恩节礼物”“人脸识别的弊端”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多角度的解读,彰显出他们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强大的思辨能力和理性客观思考能力。一段段临场演说虽简短,却是干货满满,思考的结晶在灯光的照耀下,迸发出属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光辉。

最终,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海晴同学夺得冠军。在最后一轮的比拼中,她面对题目“用一个字概括2020年”时,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化”字,把“化”字详细解释为“变化”“转化”“深化”,将话题融入国家发展、社会时事、时代变革的深远立意中,赢得了评委的一致青睐。

挥斥方遒,展青春华章;针砭时弊,显青年思想。本次比赛让观者看见了青年大学生思考的力量,他们用理性客观拨开新闻的迷雾,用深度思考洞见问题的本源。“作为新闻传播界的‘前浪’,我惟愿一浪高一浪,希望这些已经很优秀的青年才俊们能将评论融入更多的生活场景中,踏实实践,前途将不可限量。”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溥对比赛进行了精彩点评,表达了对选手们的厚望。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