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陈佳琪)10月31日上午,创意写作人才暨《逐光的孩子》作品研讨会在我校南湖校区召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李志生与会。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高晓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樊星、湖北省文联二级巡视员、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建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刘凯军、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副总编辑熊炽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罗晓静主持。
《逐光的孩子》以具有多年支教经历“优秀援教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范献龙为原型,讲述了大学生志愿者苏老师在湖北神农架某山村小学支教的经历,反映大山深处支教扶贫和留守儿童成长与梦想。“烟雨蒙蒙,情意满满,我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莅临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校长助理李志生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我校校史和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史,并向《逐光的孩子》作者、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签约专业作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舒辉波表示祝贺。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晓晖致辞,表示《逐光的孩子》是一部捕捉梦想之光的作品,反映了“孩子诗意浪漫的梦想”。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刘凯军致辞,刘凯军说:“这部作品是一部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力作”,展示了山村孩子的野蛮生长和山村老师的无私大爱。李志生、刘凯军、罗晓静为新书揭幕并进行赠书仪式。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胡德才教授作主题发言,胡教授深入分析了创意写作当下发展的利与弊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对舒辉波表示祝贺,对《逐光的孩子》进行分析和研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表示《逐光的孩子》引起了他对早年执教经历的回忆,读到动人处不禁落泪。董宏猷认为这本书将人性的光辉表现得极其深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樊星说:“《逐光的孩子》是部极具当代感的现实主义作品,既传递了时代正能量又展示了五味杂陈的生活”。舒辉波的创作直面现实又超越现实,书写苦难并直面苦难,《逐光的孩子》在充满诗意的描绘中展现了历经苦难又个性鲜明的乡村学校图景,关注山村儿童的悲欢与成长,聚焦山村教师的苦痛与伟大,是部含泪微笑、体现人性光辉的现实主义力作。湖北省文联二级巡视员、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建华认为《逐光的孩子》呈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反映了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对现实进行了反思,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推动现实改革。本书的原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工部副部长范献龙深情的回忆了自己的支教岁月,并表示《逐光的孩子》帮助他圆了想将支教经历整理记录的梦想。舒辉波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达感谢并表示他希望描写生命的亏空与灵魂的整全,刻画人性的真与诚,“在一个废弃的深井里歌唱”,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做一个真诚、善良、慈悲的人。
在2020年这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舒辉波的现实主义力作《逐光的孩子》对贫困山村儿童生存境遇与心灵图景、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奉献、支教青年的人生价值等系列问题的深刻挖掘中凸显出“逐光的孩子”背后整体乡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舒辉波表示他感谢大家的批评和赞扬并表示会始终坚守创作初心继续用心书写故事。(照片由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提供)
编辑:陈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