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黄宏伟、杜文: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餐饮业就业 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20-05-12 字体:

【科研战“疫”(七十六)】


核心观点: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餐饮行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线下消费遭遏制;线上模式待完善;现金流状况恶化;就业积极性受挫;劳动力流失严重。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需求端方面,运营被打断,劳动力需求萎缩;供给端方面,劳动者信心受挫,劳动力大量流失。为解决餐饮行业就业面临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帮行业、稳企业、保就业;打造新服务、新模式,化“危”为“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餐饮行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短期内正常经营难以恢复,现金流承压,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连锁餐饮企业亏损较大。我省已连续出台《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实施意见》、《关于我省阶段性免征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作为我省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餐饮企业正常经营将受到严重影响,行业内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餐饮业就业的影响

(一)需求端:运营被打断,劳动力需求萎缩

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行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为线下消费遭遏制、线上模式待完善、线上线下难匹配、现金流状况恶化等方面。行业内经营者正常运营按下暂停键,经营收入大幅下降,预期大量餐饮企业将缩小经营规模,用工需求减少。

1.线下消费遭遏制。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方式正在加剧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尤其是餐饮行业,线下交易量大幅下跌。由于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方式的恢复存在时滞性,在持续了三个多月的严格管控后,不少家庭倾向于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短期内,由于限制堂食和顾忌被感染风险,餐饮业线下消费量难以恢复,以堂食为主要经营方式的餐饮企业,经营收入显著下降,迫于成本压力,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2.线上模式待完善。堂食暂未恢复,,部分线下消费需求被遏制或转向线上,倒逼餐饮业向“线上模式”扩展业务。但一方面,部分餐饮企业以往对智能化、网络化重视程度不够,线上业务短期内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多数传统餐饮企业自有外卖配送人员不足,部分社区也严格控制外来人口进入,配送业务难以开展,劳动力需求难以恢复疫情前水平。

3.现金流状况恶化。餐饮业线下流动性大,人口密集度高,易产生聚集性感染,短期负面效应更加突出。餐饮企业日常运营对现金流依赖性强,受疫情影响,线上业务缓解经济压力有限,难以弥补线下业务的损失。况且,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不仅是销售额损失,店面租金、人力和存货等成本将对经营构成持续压力,导致经营者现金流状况恶化而陷入困境,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部分小微经营者可能直接倒闭,大型餐企的经营规模可能缩小,遍布全行业的普遍经济损失将直接导致劳动力需求明显下降,就业机会显著减少。

(二)供给端:劳动者信心受挫,劳动力大量流失

1.就业积极性下降。我省餐饮企业员工大多来自省内,因疫情阻隔和制度性障碍难以按时回归岗位,短期待业现象增加,待业时间延长意味着工作时间减少、劳动收入下降,由于工作转换带来的摩擦性失业风险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大。待业时间延长对于劳动者就业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加之餐饮业属于大众服务业,从业人员更容易暴露在疫情风险中,导致心理压力加剧,打击就业积极性。

2.劳动力流失严重。传统型劳动者预期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不乐观,特别是小微经营者、民营企业和连锁餐饮企业,存在裁减用人和降低员工薪酬水平的风险,导致部分从业人员转向其它行业或其它地区工作,我省历来一直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受疫情影响,预期从业人员流失更加严重。

二、关于我省餐饮业“保就业”的建议

(一)帮行业、稳企业、保就业

1.“利刃出鞘”:落实消费券政策实施,刺激消费需求

一是建议扩大消费券的发放区域,鼓励、引导我省各地市州根据地方财力因地制宜发放不同形式消费券,扩大消费券覆盖率;拓展资金来源,多渠道多场景发放,扩大消费券发放规模,降低消费券使用门槛。

二是根据前期消费券发放数据追溯消费者的核销行为,进一步优化后续消费券发放方案,放大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带动餐饮市场消费增加,激活市场活力,改善餐饮企业经营环境,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劳动力需求。

2.精准提供金融支持,为餐饮企业减负、“输血”

税务部门可通过税收大数据筛选分析可能享受优惠政策的中小微企业,进行“一对一”线上指导。

一是列入省内重点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骨干名单的餐饮企业,除财政贴息以外,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给予贴息支持;对列入湖北疫情重点保障名单的企业,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在20209月前,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类企业给予贷款贴息;鼓励餐饮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制定出台行业贷款贴息或融资支持政策。

二是灵活运用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等措施,开辟绿色金融服务通道,提供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降低餐饮企业运营成本,纾解企业困境,减轻企业负担,解决现金流问题,稳定收入和就业存量。

3.扎实打好食品安全“组合拳”,提振消费信心

在消费者信心塑造期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指导公共区域消杀工作,为餐企安装摄像头,建立防疫云监督系统,监督人员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督促并监督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保障,如就餐环境消毒情况、无接触打包配送、食材新鲜程度及溯源追踪等方面做到公示外显,保障食材安全,增加消费者体验。

4.全面打造线上服务新生态,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线上服务方面,一是大力发展餐饮业线上创意经济,打造定制化、专业化现代餐饮服务项目,着力推动“互联网+餐饮服务”的全面融合发展。二是搭建线上餐饮服务平台,协助餐饮企业打造涵盖供需对接、业务洽谈、资金支付、服务评价、关系维护等全方位线上服务流程。餐饮企业线上服务的补充完善有助于拓展业务、减少经济损失,经营状况得以改善,就业形势严峻得以扭转。

(二)打造新服务、新模式,化“危”为“机”

1.着力创新就业服务

一是根据疫情实际发展形势,分区精准施策,各地市州按人口总量对各社区划分高低两类区域,对于人口较为密集的社区,增加餐饮企业复工规模,适当延长餐饮企业营业时间,加大防控力度。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尽快恢复堂食和日常经营活动,制定《居民饭店堂食规范》。

二是建立信息登记制度并制作动态监测报告。制定返岗工作指南供员工实时查询,定期关注员工健康,为在岗员工提供防护用品和安全的工作场所,提升员工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劳动力就业积极性,做好“稳就业”工作。

三是针对我省特色食品,如小龙虾、热干面等,鼓励经营者与淘宝网、抖音等直播平台合作,引导从业人员转向线上直播销售。

2.积极探索人才共享新模式

一是逐步探索并推广“零工经济”下的新就业模式。借鉴盒马鲜生和西贝之间的员工调用、滴滴司机短期转为外卖送单等新型用工模式,上线“人才共享计划”微信小程序或手机APP,通过该平台实现企业间用工调剂,增加就业机会,减缓失业压力,破解就业困境,同时省政府可设立平台专项资金补贴,激励“共赢发展”。

二是在灵活用工方面探索减损合作新模式。引导餐饮行业调整扩张计划,与生鲜电商、第三方外卖平台等跨界合作,支持各类灵活用工信息平台发挥作用,畅通用工信息供需对接机制,经在线面试、技能培训、体检后上岗,成功入职者采取灵活工作原则,短期上岗,减缓供需结构矛盾。



作者:黄宏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杜 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