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张敦力、殷修林:实施精准防控是全国战“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20-03-04 字体:

【科研战“疫”(三十八)】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于武汉爆发并伴随“春运”迅速蔓延至全国,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做出反应,吹响了全国战“疫”的总号角。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得益于此,一个多月以来,疫情防控工作得以及时、高效、有序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连日传来好消息:除湖北省外,全国数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连续多日均无新增确诊病例;在湖北省内,除武汉市外,多个市、县、区连续多日也无新增确诊病例;武汉市内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数家方舱医院“休仓”……可以说,疫情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胜利正在向我们频频招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防控已由万般艰难的胶着对垒状态和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进入乘胜追击、巩固扩大战果的易懈轻敌期,尽管全面收官指日可待,但稍有不慎,疫情仍有卷土重来的风险。此外,特别值得关注的还有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现日益增多的确诊病例。中国也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全民抗疫新阶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的确如此,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还直接影响着国家兴衰、民族未来和人民幸福。我们认为,实施精准防控乃是当前战“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防控”,当然是相对于粗放型防控而言的一种防控模式,它至少主要包括防控责任精准、防控对象精准、防控措施精准以及防控效果精准等方面。精准防控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疫情进行精细化研究与监管,以确保战“疫”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实施精准防控之所以是全国战“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因为:一方面,实施精准防控是当前时期疫情防控的现实需要。如前所述,除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以外,全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要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就必须实施精准防控。另一方面,实施精准防控也是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统筹开展其它各项工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既要做到“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又要实现“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自然不能再沿用疫情初期“一刀切”似的粗放型防控模式,而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进行精准防控。

我们认为,至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实施精准防控:

一是确保防控责任精准。责任精准是实施精准防控的保障,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领导责任,特别是抓落实的职责,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要压实属地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督促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落实防控主体责任。

二是确保防控对象精准。对象精准是实施精准防控的前提,需要科学区分重症病例、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比例,做到无症状病例和疑似病例全面隔离、确诊病例全面收治。

三是确保防控措施精准。措施精准是实施精准防控的关键,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员采取与地区疫情、行业风险、人员病情相适应的防控措施,不能“一刀切”。

四是确保防控效果精准。效果精准是实施精准防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通过优化检测技术、开展实时监测、强化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疫情防控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加以动态检验,为进一步分析、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提供相应科学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流行病属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而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疫情的防控需要全世界的联手合作。“新冠病毒”具有体外生存时间长、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后果严重和防控难度大等特点。为了尽快控制新冠病毒传播,中国将新冠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地控制在中国,控制在湖北,控制在武汉,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武汉城市是英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人民。英雄的中国人民和政府为全球联防联控新冠肺炎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方案和宝贵的经验。世卫组织的专家也反复强调: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并呼吁世界各国都向中国学习。现在已经到了全世界人民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夺取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战争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候!

(张敦力  殷修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