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从大学里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是课程”。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对大学生有效“增负”,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教育部随后专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有没有金课?答案是肯定的。除了学校和有关主管部门认定的国家精品课程等各级各类名课之外,还有一大批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当中有口皆碑,以致“一座难求”,学生常常要提前“占座”才能抢到座位,这其中包括一批青年教师的课程。最近一段时期,校报编辑部组织学生记者,深入师生当中,发掘到一批一座难求的金课,对其逐一报道,敬请各位读者关注,并提供更多金课线索。
学生记者张贺洋
他的课堂上,没有板书,没有课件,没有故事,没有段子,被戏称为“四无课堂”。只要他开课,慕名前来蹭课的同学不计其数,堂堂爆满座无虚席。他就是法学院赵金龙副教授。
本学期每到周三下午第二大节课临近下课之时,许多同学都聚集在文澜楼208教室的门口,只待下课铃声一响班上同学离开后,便疯狂涌入教室。他们要抢占的,正是一个小时后民法课的座位。“在赵老师的课堂,我们从没想过抢前排,只求能有个座位就好了。这不,提前一个小时来,只有三个位置。”法1815班一位同学有些“无奈“地说。
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过去30年来中南大法科学子口口相传的故事,还成为中国民法学界的传奇。民法,在部门法学中,素以“细致,琐碎,复杂”著称,是相对较难的一门法。赵金龙老师虽是“四无”,却把民法这门课程讲出了彩,让学生见识了民法的博大与深邃,因而他的课堂在同行当中有“中国民法第一讲”之称。
提到赵金龙老师,同学们总是用以下几个形容词描述他:“稳重”“渊博”“大气”……他虽不用课件,不带讲义,没有板书,却对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论学说等信手拈来。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只是表面,课下的努力没有几人能体会。我敢保证授课计划、大纲、内容,我都烂熟于心,随时可以回放。”赵老师本人如是说。数十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于教学工作的细致用心,让赵金龙老师摆脱了课件,达到了运用自如的境地。“哪里需要课件,他一个人就是一台电脑,什么知识都存在里面!”法1802班一位同学笑着说到。
民法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但在赵金龙老师课堂上大家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除了老师充分地准备外还在于他课堂上满满的“干货”。“教科书只是蓝本,最基础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因此,课堂信息量要大,干货要多。我的信念就是:对得起学生。”赵金龙老师说。“赵老师的课,少听一节,就是错过一个亿。这不,我连军运会观赛的机会都放弃了!就为了不错过老师的课。”法1815班张同学表示。
赵金龙老师自1984年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便被分配到我校(时为中南政法学院)从事民法学、合同法学教学工作,这一转眼便是35个春秋。他自认为这段时光平淡无奇,但年年爆满的课堂,无疑证明了赵老师在教学上的成就。他以十六字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详略得当,深入浅出,学用结合,融会贯通”。赵老师认为民法学习,既应当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应该构造完备的民法知识体系,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应将其放在民法体系中定位,回顾已学,预习新知,避免片面零碎,力求融会贯通。
“金课”之”金“,无外乎高质量的授课与有效的学习。赵金龙老师以自己丰富的学识与严谨细致的教学态度,本着”对得起学生“的原则,把最丰富、最全面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虽然要经历”占座之苦“,但每一位学生都不虚此行,每一分钟都是满满的“金”,这就是“四无教授”的民法课堂一座难求的奥秘所在。(原载2019年11月30日校报630期1版)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