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良敏 孙飞)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经验,推进湖北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创新,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乡村振兴战略高峰论坛暨纪念湖北农村改革40周年研讨会”于2018年12月8—9日在咸宁市咸安区成功召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教授、湖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张清林局长、湖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综改组祁维昌处长、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经处朱小辉调研员、中共咸安区委书记李文波、咸安区人民政府区长魏朝东等相关领导作为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同时,来自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民族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6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咸安区职能部门、各个乡镇的50多名基层干部也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结合湖北省农村改革40周年来所取得巨大成就,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与政策实践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陈池波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教授、中共咸安区委书记李文波同志先后致辞。邹进文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所有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恰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在过去的70年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表现突出,被誉为“农经现象”;他希望通过论坛深入研讨,各位专家学者能为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凝聚共识、出谋划策。李文波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论坛是目前咸安区承办规格、档次最高的一次高峰论坛,也是集中莅临咸安的专家学者最多的一次高端研讨,他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咸安区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希望在座专家多对咸安的发展建言献策、传经送宝,以此助推咸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家喜教授阐述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他认为,只要我们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牢固树立乡村振兴的战略思维、深刻领会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和工作推进机制,乡村振兴战略就一定能够顺利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邹进泰研究员以“实施农业三产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为题展开论述,他认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兴旺,而要实现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俊飚教授主持第一节大会报告,七位学者先后进行学术报告。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冯中朝作了题为“注重乡村振兴质量,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在回顾发达国家乡村振兴之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借鉴的几点经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彭代彦教授作了题为“从脱贫攻坚看乡村振兴”的报告,重点论述了扶贫模式及相关经验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士军教授在“关于当前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的报告中指出,乡村振兴应坚持以农户为决策主体的基本思路,扶贫政策措施应由“一揽子”向“一篮子”转变。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祁华清教授回顾了湖北省粮油加工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并就湖北粮食产业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湖北工业大学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宇波教授作了题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发展”的报告,系统阐述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刘汉成教授以黄冈市能人回乡创业为切入点,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力资本发展的主要路径。湖北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谭世明教授从乡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出发,提出了乡村有限发展理念。
大会第二节报告由湖北科技学院副校长钟儒刚教授主持,湖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张清林局长、湖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综改组祁维昌处长、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经处朱小辉调研员、湖北科技学院教授胡俊超院长、湖北省农科院农经所雷书彦副研究员、湖北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周胜利副院长、咸宁市咸安区王宇副区长分别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状况,就“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王宇副区长指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为保障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应着力打造一批“一懂两爱”的年轻化“三农”工作队伍。
最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海涛教授代表大会主办方向所有与会代表表示了衷心感谢,同时指出,本次会议有效促进了政府职能部门、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联系,对于促进湖北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