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思源共进”学术交流月聚焦精准扶贫

来源:校报学通社发布时间:2018-11-26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陈玉婧 学生通讯员 陈丽羽 赵雪纯 摄影 孙世豪)饮水思源,传承学术精粹;携手共进,扬帆时代之船。11月22日晚,第十四届“思源·共进”学术交流月开幕式暨院长论坛于我校文泉楼报告厅举行。本届学术交流月活动由公共管理学院主办,金融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协办。副校长邹进文,校团委、金融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主要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

本届“思源·共进”学术交流月以“精准扶贫在路上”为主题,旨在将社会及学术问题结合实际背景延伸交流,激励我校学子夯实专业基础、融通科研创新。邹进文在开幕式致辞中表达了对往届学术交流月成果的肯定和对此次紧密联系十九大,聚焦“精准扶贫”交流月的期待。他也呼吁三院学子热情投身于本次活动,拓展思维视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

与会嘉宾携手点亮启动球后,本届学术交流月正式开幕。来自金融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与“精准扶贫”契合点进行交流。

金融学院副院长胡宏兵以《精准扶贫、保险保障与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介绍了高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将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作对比,深入分析我国贫困问题,从保险保障方面提出解决办法,推进供给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胡宏兵风趣幽默、金句频出的发言也引得在场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广科就《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扶贫效应》的主题作报告,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情况入手,从“直接减贫”、“间接减贫”、“代际减贫”、“总体减贫”四个方面分析农村医疗保险的总体减贫效益,并指出制度异化和利益寻租使得政策初衷和执行过程及结果产生偏差的现实问题。

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助理魏福成发表以《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村多维贫困减贫的影响研究》为主题的报告,指出多维贫困视角下传统扶贫方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村多维贫困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三位教授结合专业特点,探讨扶贫新思路,提出扶贫问题,为学术交流月开启了良好的论辩氛围。自由提问环节中,三位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农民购买保险的实际情况、精准扶贫中利益寻租的解决方式、医保监管等问题做出解答并鼓励同学们深入基层,切实思考。

 “思源·共进”激中南之气概,指点江山、畅论学术,更以此为契机,激励我校学子夯实专业基础,为我校学术研究再添辉煌。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