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周璇 学生通讯员 邓澜洁 陈佳琪)11月3日晚上,由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民族管乐教研室、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等策划发起的“龙笛凤箫情”音乐会正式在我校首义会堂内拉开帷幕。
灯光渐暗,乐声响起,由武汉市职工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的《瑶族舞曲》,时缓时急、时柔时烈,瞬间将观众引入音乐的美妙意境。随后紧跟着的是武汉音乐学院笛子专业研究生张盈盈带来的《小放牛》,田园小调,欢快自然。从娴静到热烈,由武汉音乐学院“竹韵楚风”组合带来的笛子六重奏《自由探戈》和笛子四重奏《卡农》掀起一阵高潮,中西的碰撞,新旧的交融,每个音符在此刻都是灵动的舞者,在听众的心上舞动。就在观众们沉浸在卡农的余音未能回神时,湖北省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斌老师演绎了一曲《雪莲花开》。满纸荒唐,红楼一梦,民族管弦乐《红楼梦组曲》让我们重温了那些爱与无奈。来不及沉溺悲戚,由武汉音乐学院高材生吴晓君带来的笛子独奏《牧民新歌》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广袤的天地,悠扬的笛声仿佛那草原上吹过的温柔风。你是敦煌神女,我是你永世的信徒,青年排箫演奏家,省博物馆编钟乐团专业演奏员李灵风演奏的一曲《飞天》以乐声为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美妙的图卷。春风不度,江南的雨不歇,青年洞箫演奏家孙红明的一曲《关山月》,在没有任何伴奏的情况下,让我们在乐声中领略江南风情。接着青年唢呐、陶笛演奏家,中国陶笛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齐高峰,带来了最为经典、明快热烈的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万物有灵,小小唢呐,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熟悉的乐声响起,那是民族管弦乐名曲《茉莉花》,指挥陈睛轩老师激情昂扬,令人沉醉不已。笛声再起,如夏日微风,武汉音乐学院笛子专业学生石枫带来的《走进快活岭》传递一阵轻松喜悦。笛子四重奏《风之剑》是著名音乐人老锣专为中国竹笛创造的一首重奏曲目,那激扬的乐声真如剑一般刺破长空,余音不绝。最后,音乐会在由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几位老师代表带来的笛子齐奏《扬鞭催马运粮忙》的欢快乐声中圆满结束。
此次音乐会旨在以笛、箫为主的古典乐器向老师同学们展示音乐的曼妙,将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为热爱笛箫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对大学生的一个艺术熏陶。
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全称:武汉音乐家协会高校笛箫爱好者联谊会),是于2000年1月,经武汉音乐家协会主席团会议批准同意成立的,联谊会为武汉音乐家协会下属的二级委员会,成立十多年来,以高校为龙头,培养了大批笛箫爱好者,为繁荣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武汉高校笛箫协会,已成为全国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音乐会主策划人、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副会长农新瑜说道,此次音乐会大概准备了一两个月,从一开学就想着要在高校里面推广这种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乐团也表示很高兴能到各高校来演出。听过此次音乐会的学生们也表示非常喜欢这次音乐会上的笛箫曲目,让他们对笛箫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不再是印象中那种古板的、千篇一律的演奏方式,而是各种形式的叠加,也让他们想更多的去关注相关方面的信息。农新瑜表示:“举办此次音乐会是希望我们的民乐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弘扬,为二者搭建一个能互相了解认识的平台,将资源整合起来,让民族音乐能够发扬光大。”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