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刘媛媛 学生通讯员 凌月婷 林海微
中南大首义校区思园,四季绿意萦绕,鸟鸣婉转。陈毅元帅的半身铜像屹立在园中,砥砺着一代又一代中南学子不断奋勇向前。
志承党魂立于世
1948年,为建设和巩固不断扩大的中原解放区,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和干部,以邓小平、陈毅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毅然决定在中原地区创办一所大学,即中原大学。昔日的中原大学历经风雨飘摇,几经沧桑,才有了今日的一流名校——中南大。
2005年,一群有思想、有担当的学子,相遇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南大,以“志承革命精神,宣扬红色文化”为宗旨,成立了承毅志愿服务队。服务队队名“承毅志愿服务队”即取意于陈毅元帅等先辈的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
服务队2005年始与武汉革命博物馆合作,开展大学生义务讲解活动。接触活动之初,服务队面临着许多困难:如何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场馆为游客进行讲解,如何保证大学生的讲解质量,做到规范准确讲解,如何让游客接受大学生这样非专业人员的讲解等等。为此,服务队不断和博物馆老师联系,向博物馆老师学习,最终将讲解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并确定了讲稿的内容提纲。服务队从自己团队成员开始践行,每个成员都认真学习党史知识,熟悉博物馆一文一物,熟记讲稿内容,定期前往博物馆为游客讲解,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发动本校大学生参与到义务讲解的队伍中。承毅志愿服务队至成立起,就以各种实际有效的志愿活动践行着“志承革命精神,宣扬红色文化”的宗旨。十二年来,服务队凭着一股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劲儿,在这条传承红色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锻造品牌趋成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弘扬革命精神为主线,利用武汉革命博物馆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毅志愿服务队不断完善自己,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扩大活动规模,通过“进场馆、进社区、进校园”三位一体的项目模式,以“话、敬、传”的方式承宣红色文化,至今形成三大品牌活动。
进场馆——讲解宣传话党史
服务队每年为武汉革命博物馆招募、培训以及管理大学生义务讲解员,安排每周值班。至今,服务队累计为武汉博物馆提供240余名大学生义务讲解员,受益人数达10万余人。服务队同时承接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博物馆义务讲解帮助游客更直观了解党史,更深入体悟革命精神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走出校园锻炼的机会。国家级画报《人民画报》曾刊登过一张义务讲解员的照片,照片中大学生讲解员罗心宇,正扬手流畅从容地做着讲解,周围的一群小学生正仰头细致聆听。罗心宇,作为一名有着一年讲解经历的大学生,对志愿者讲解服务也有着自己深刻的感悟。她表示:“自己的讲解虽然时间短暂、语言简洁,但是能让这些祖国的接班者们了解这股燎原的革命之火,并把这段革命的血液注入他们幼小的心脏中。”
服务队内还有许多如罗心宇一样踏踏实实做着义讲工作的志愿者,他们不仅背熟讲解资料,还时时留心各种革命故事,不断充实革命历史知识,一心追求把讲解员的工作做到最好。
进社区——存眷先辈敬党史
服务队定期前往南湖社区、首义社区等服务点,为抗战老兵老党员送温暖。传统佳节情系老兵老党员,陪老兵老党员过节,听老兵爷爷讲故事,学习革命精神。以走访、座谈及新媒体等方式深入挖掘,学习和宣传抗战老兵的先进事迹,树立道德模范。
2016年中秋佳节,服务队曾探望了背一部电话机参加了百团大战的抗战老兵李兰成。现已是耄耋老人的李兰成,13岁那年父亲惨遭日军杀害后,怀着国仇家恨愤然投身于革命中,他作为通讯员保证了信息的及时传递。抗战老兵就是本“活的教科书”,李兰成老人的讲述,让年轻新一代更直接细致地了解到那段曲折坎坷、荡气回肠的革命史。老人还告诫志愿者,不能遗忘革命年代的艰难岁月,只有牢记历史,我们才会时时警醒自己不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工商管理学院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徐嘉凯向我们表明在四个服务队中他与“承毅服务队”有着较深的联系,在他作为协会的干事和部长时,就至少参与了“承毅”举办的三场活动,如“探望抗战老兵”、参加博物馆“纪念先烈”的主题活动和“党史知识竞赛”,他表示在看望老兵的活动中,他一度被老兵房里关于为国报负的字句和老兵从军时的照片所感动,年逾古稀、神志已有些恍惚的老人在听到与红军有关的歌时精神抖擞的样子令他难以忘怀,徐嘉凯欣慰地述说“除了我们服务队,社会上还有许多团体也时刻关注他们,国家为他们安排住宿和照顾他们的阿姨,他们现在的生活都挺好的。”老人们是“活的历史”,历史不能被遗忘,老人也不能被遗忘,幸好,老人们一直被关爱着,历史也一直被铭记着。
服务队不断走访社区,还探望了黄子明、牛德鑫以及张剑西等抗日老兵爷爷,通过写新闻稿、创建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让更多人知道了抗日老兵的故事。
进课堂——红苗课堂传党史
服务队与武汉革命博物馆合作,以毛泽东、朱德、罗亦农、夏明翰等革命先驱的真实故事为依托,编写学生教案,辅以多媒体、历史剧等教学方式,定期前往中华路小学等武汉市内小学授课,力争推进优秀红色文化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增进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
工商管理学院的两位志愿者付泽国和冯建楠,曾多次前往武汉市各小学进行红苗课堂的教学。他们用话剧的形式演绎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的英雄事迹,其中最精彩的是夏明翰被捕受审讯的一幕戏。付泽国饰演主审官,冯建楠饰演被审讯的夏明翰,夏明翰在审讯中慷慨激昂的讲话揭露了反动派的丑恶面目并表达了自己爱党、爱国的意志和决心。每次表演完,台下的小学生反响热烈,都争着上台模仿演绎小剧场。小孩们在课后也会积极主动搜查更多关于革命英雄的事迹。志愿者付泽国表示,让幼小的新一代了解革命年代,崇敬革命先烈,红苗课堂无疑有着显著有效的作用。
承毅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恬表示,她参与的与武汉革命博物馆合作的小剧场排练以及与武汉各小学共同举办的“红军精神进课堂”等活动带给她及所在团队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红军精神,不仅是将红军精神内涵传递给了祖国未来的希望,同时,包括自己在内的服务队成员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明白了何为红军精神,何为中国力量。
红色旗帜永飘扬
承毅志愿服务队为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扩大活动规模,将发掘“进网络、进团课、进剧场”三项创新项目,努力实现将项目模式从“三位一体”深化为“六位一体”的规划。
对于“进网络、进团课、进剧场”三项创新项目,服务队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加以落实。
“进网络”,即通过网络平台宣传红色精神。目前,承毅志愿服务队主要通过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普及革命故事、革命英雄事迹、革命歌曲以及革命视频来宣传红色精神。不仅如此,承毅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承毅自身的成果丰富网络宣传内容,如将服务队录制的一些义讲员在博物馆讲解的视频和关于红色课堂的视频放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以达到推广的目的。关于“进团课”和“进剧场”,服务队目前还未采取行动,但思路已基本成型——在原有小剧场的基础上将红色故事排成系统的剧目,扩大剧场的深度和广度;计划召集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和体悟红色精神等等。
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年代已渐渐远离,但我们不应对红色精神有丝毫淡漠,正如徐嘉凯所说:“承毅志愿服务队赋予我们的是使命感,在一次次活动中,我们贴近了国家的历史,越是贴近,我们就越能意识到我们年轻人身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承毅志愿服务队看望抗战老兵就是融入国家历史,陪伴年幼学生就是扶植祖国希望,将红色精神传承发扬的使命感驱使着他们一直往前走,一刻不停留。
承毅志愿服务队是一个拥有强大凝聚力,分工明确,人才济济的团队。工商管理学院党委李芳副书记说:“传承、宣传红色文化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是高校加强和改进青年团员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抓手。承毅志愿服务队用12载春秋坚持进场馆、进社区、进学校,他们传承革命先烈遗志,宣传优秀红色文化,他们用春去春回的接力,撑起一代又一代祖国接班人的天空。而今,他们也成为工商学子乃至整个中南大人学习的榜样!我为他们点赞!”
一面鲜红旗帜,一颗赤诚之心,一群热血青年,承毅志愿服务队队在“志承革命精神,宣扬红色文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着。承毅志愿服务队,是新时代下一支初生却热血的力量。它要把革命故事讲给更多的年轻一辈,把红色种子种入更多人的心中。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