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钟磬咏云汉  舞乐动中南

来源:校报学通社发布时间:2017-11-10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田曼舒 学生通讯员 陈智洁 黄宇轩)11月9日晚,洪山区2017“经典剧目高校行”暨第八十八期“文澜小剧场”之大型古典音乐舞蹈剧《编钟乐舞》在我校南湖会堂上演。本次活动由中共武汉市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文化体育局主办,校团委、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承办,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主演。

  该剧受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启发而创作,曾出访57个国家和地区,并于去年一月随主席出访埃及,获得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演出共分为四章,其中包括钟鼓罄乐、祭祀乐舞、武舞、祭歌、巴人舞、八音合鸣、农事组舞、房中乐和大飨礼十个部分。
  “蓦然一曲千古绝唱,是荆楚三千年传世之声”。以编钟、编磬为主的古乐器合奏拉开了第一章《千古绝响》的帷幕:《荆楚雄风》气度恢宏,再现当年叱咤;冥冥《求索》余音绕梁,追溯屈子忧思。 而第二章《乐舞阡陌》更显丰富多彩:庄肃的祭祀乐舞《迎神》、雄壮的武舞《出征》、还有那奔放的巴人之舞《山猎》,令得楚子风貌,恍若再现。
  真正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则是第三章――《八音合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大小编钟一声未尽一声又起之时,鼓瑟、排箫、吹埙、击罄紧接而至,此刻,千年前的香草美人、赤胆忠心都化作一曲《汨罗魂》,余音绕梁,经久不绝。“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琴瑟绵延之后,一支《楚调》曲风突转,上阕轻捷欢悦,下阕迂缓舒沉,跌宕起伏的楚声里,故土之思悄然生长。
  在最后一章《楚韵千秋》里,农事组舞《采桑、耕耘》、房中乐《关雎》、《越人歌》、《慷慨歌》和大飨礼《楚宫宴乐》等依次上演,古乐的音符在恬静、浪漫、凄美、宏壮之间变换自如,而纤纤淑女的细腰与翩跹舞动的长袖不断穿梭其中。观众们沉浸在这场楚风楚韵的盛宴里,如痴如醉,掌声连连。
  “我觉得我们非常有幸能欣赏到这场震撼的演出!它既让我们感受了楚风楚韵,也了解到了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现场观众法学院16级学生王玉平如是说。
  编磬的演奏者曹玮表示,这次“经典剧目高校行”是《编钟乐舞》自复排以来第一次在各大高校上演,她说:“我们以楚史和楚文化为背景,以曾侯乙编钟为主体,利用艺术化的手段将历史上的荆楚风貌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校园里为大家呈现这些,利于使更多的青年学生尤其是90后了解到平常很少接触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这样的活动应该坚持下去。”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