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宋美俊 秦若冰)6月3日下午,原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原环境保护部党组成员胡保林同志受邀为工程学院师生带来《正确分析与认识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主题讲座。我院院长张敬东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全体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参加了讲座。
胡保林同志在讲座中指出,中国是环境大国,有大国担当风范,在世界上很受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和中高速增长,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利用、跨境流域水资源开发、生物多样性、沙尘和颗粒物等有着全球性、区域性环境特点的问题与全球能源安全、国际贸易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些国家和媒体广泛关注甚至炒作的话题,特别是有些人随意夸大并渲染中国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中国环境威胁论时有出现。
针对这个现象,他从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内容与变化趋势、中国环境威胁论产生的原因、客观认识中国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有助于大家经一步认识这一问题,以正视听,为我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伴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我国日益重视发展所伴生的环境问题及其代价,我国政府对世界作出承诺同时也在国际间环境保护和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环境的贡献和潜力巨大,但是中国在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仍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谈及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胡保林同志告诉学生们我国正积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1、积极宣传,改善氛围,扭转被动局面;2、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树立“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典范;3、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环境外交的领域和空间,严肃履行国际承诺;4、维护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权益。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的制定,坚持“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5、尽快加强对中企海外投资的环保指导及监管,树立良好形象。
讲座最后,胡保林同志热情回答了教师和学生近期关注的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新闻动态,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对中下游流域的若干影响问题。张院长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短的总结,高度评价胡保林同志立足国家和国际间环境保护与合作的高度,以生动贴切的实例与专业的分析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而深刻的学术讲座,让我院环境专业师生对中国环境威胁论有了更加客观而明晰的认识,最后讲座在全体师生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