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思源共进”首讲“挑战杯”

来源:校报学通社发布时间:2016-10-24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曹嘉颖王楚轩张铧月)1019日晚,我校第十七期人文大讲堂思源 共进学术交流月专题讲座在南湖校区文泓楼报告厅举办,主题是挑战杯竞赛作品——选题、调查、写作。本次讲座由校团委、校学生会、公共管理学院主办,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厚义主讲。


      “挑战杯是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承办高校均为国内著名大学。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研究员张厚义从选题、调查、写作三大方面入手,以五届获奖作品为例,解读了挑战杯关注热点分享了挑战杯获奖的奥秘

在介绍挑战杯竞赛作品评审过程及其要求后,张厚义讲解了对“挑战杯”作品的要求:重在参与,重在现场调查,有切身感悟。字数“增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删繁就简三秋树。”可信、可读、可贵挑战杯作品最大的三个特点。张老强调,可信挑战杯比赛获奖的基础,一定要切实进行学术调查,交出可信的论文报告。可读则指文字流畅,能让人都能理解文字含义。张厚义开玩笑说:切勿中西夹杂。可贵则是获大奖的作品,能够关注到社会新问题或者提出新看法,具有难能可贵的思想。例如民族宗教问题的新研究,民族无小事之说,放在任何地方都不为过。

 “写人之未曾想到,未曾写过领异标新二月花,张厚义举去年的获奖学校为例,鼓励同学们选题要新颖,别出心裁。视觉要新,切入点要独特。只有真正有内涵有深意有诚意的作品才会在评选中获得青睐,好的题目和视角是必不可少的。

在调查写作方面张厚义提出了一些详实可行的建议在调查前准备阶段的文献查阅与资料搜集,读经典、一级刊物。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超过前人的作品对于现场调查最后的写作模式做出深刻的剖析和说明。

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张厚义对每位都做出了专业、言简意赅的解答。其中关于有同学提问的“为什么‘挑战杯’研究方向聚焦现状而非对策?”张厚义坦言因为就大学生来说,解决问题目前是不可能的。张老如是说。作为参赛的学生,一定要摆正自身的身份,自己应该做的是深挖社会原理和问题出现的诱因,真正解决问题的则是改革,这也是为什么医患关系选题很少获奖的原因。

主办方的公共管理学院学术部表示,本次讲座与以往相比,加大了宣传力度,邀请的老师专业性更强,是针对挑战杯比赛的老师。本次活动是三院合办,希望以后能够办得更好。讲座旨在增进同学们对学术科研方面的了解,对个人和团体参与挑战杯等学术研究起到导向和规范的作用。

金融学院刘思颖同学说,通过参与本次讲座,更深入地了解了挑战杯,它和做博文杯、大创还是不一样的。张教授从评委的角度讲解了如何做挑战杯,其实也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做好学术研究。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