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李凯丽吕笑语)在法学院2015级学生里,有着这样一位特殊的同学。他名叫贝学梁,来自法学1508班,是一名刚从北京武警总部支队退伍的大学生军人。初见他,他穿着简约的白色T恤,挺着直直的脊梁,双臂健壮的肌肉和精神抖擞的言谈尽显军人气息。
“这段军旅生活是我一生的财富”
2016年9月12日,是贝学梁正式退伍的日子。“两年刻骨铭心的军旅生活结束了,离别的大巴车停在营门外,看着这个自己曾多少次想逃离的‘炼狱’,腿突然就像灌了铅一样,重得迈不开”,贝学梁如是说。离别之际,连队举行了茶话会,战友们双眼噙满泪水,简单的敬礼、握手和拥抱都是战友情、手足谊的真挚流露,质朴的离别话语都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他说,自己绝不后悔选择参军入伍,这段独特而宝贵的经历会一直指引他人生的航向,深深影响着他的整个生命。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在问及入伍原因时,贝学梁笑着说道:“小时候受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影响,被军人的热血和勇猛深深吸引。还有就是我的太爷爷是老八路,家庭精神传承也有作用。”
对于刚入军营的新兵来说,新兵连训练就是军队的第一重巨大考验。“魔鬼炼狱”、“死亡地界”、“黑色生活”是新兵连的独特代名词。新兵连的首项难关便是内务,叠被必须如豆腐块儿一般有棱有角。为了叠好被子,午休时段他从不睡觉,他会徒手将被子里的棉花砸实,直至硬如木板,之后再折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捏出一道道折痕。如此一来,晚上盖着被子则像顶着一块板子一样,也就不再奢求暖和了。若有一人内务不合格,整个排的人都要接受长时间站姿或蹲姿的惩罚。“一人犯错,全体受罚”这一规则,虽让他们屡受折磨,但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培养了深深的战友情。
除了内务整顿,体能和科目训练也是重要内容。警棍盾牌术、擒敌拳、徒步行军是常训科目。有时候,一天训练下来,双腿已经酸到麻木,眼睛一闭就能进入梦乡,直至第二天训练哨声响起。回忆起野外拉练,贝学梁说起北京密云线五十公里徒步行军。他们带着水、食物和野外生存必需品,在山路里不停穿梭。“就像长征路上一样,我们不问终点,晚上累了就在帐篷里休息,第二天继续行军。山路崎岖,情况复杂,穿行艰难,我们却一直在往前”,他坚定地说道。徒步行军是对体能的极大考验,更是对意志力的磨砺,坚持再坚持的信念就这样慢慢地渗入到他们的血液之中。
在许多个黑暗的夜里,他曾不断地问自己:如此艰苦的军队生活,当初的选择是不是个错误。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也曾让他心生悔意。然而磨练之后,一切皆为值得。军旅生活就是用一种极致痛苦而深刻的方式将忠诚、坚守、奉献、担当刻入你的骨髓,影响你的一生。只有敢于尝试它的残酷并坚持下去的人,才会收获强健的身体素质和珍贵的精神财富。
“战友和亲人是军队生活的温情点缀”
谈及战友感情,贝学梁感慨道,部队里的战友情豪爽、无私,彼此之间竭尽全力相助,“很铁很铁”是他对战友情谊的综合认定。他记得,去年生日那天,一贯严厉无情的班长提着一袋零食笑着走来,还组织了班里战友一同帮他庆生,让他很是感动。新兵连里大家一起受苦受罚,下连后又一起训练站岗,一起经历,一同陪伴,真感情就这样慢慢凝练而成了。
两年来,贝学梁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长都很短,也从来都是从来报喜不报忧,家人的安慰和鼓励始终是他坚持的重要动力。
“重返校园,我更加坚定”
从军队到学校,从战友到同学,他正在慢慢适应这样的改变。和大一时经常逃课、懒散颓废的自己相比,现在自己的目标更加坚定,生活习惯也很健康。他习惯于以前在军队傍晚时的五公里长跑,所以现在在田径场上仍可以看到他跑步的身影。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在于自控能力的增强,能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从充实的军旅生活中脱离,转至如今这自由的环境,难免让人措手不及。但他表示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不虚度学习的时光,空闲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他感觉自己很幸福,因为在融入新班级方面,辅导员白雷老师和1508班同学们都十分热情,提供了诸多帮助。
军队教会人拥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也让人体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艰辛,这样一种刚毅之气,铁血之神,将深入骨髓,浸透生命。
虽军旅已远,但铁血永在!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