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法新)9月22日中午,我校博士付婧于文治楼六楼会议室和多位老师一起对香港立法会提案权进行探讨。宪法与行政法学秦小建副教授担任主持人,石世峰老师担任评议人,王广辉、韩桂君、李栋、陈新、唐华芳、陈军、杨勇萍、巢容华、李修琼、丁丽红、夏文莉、曾祥明、侯卓、黄志慧、李鹿野等老师参与探讨。
付婧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宪法学基础理论、港澳基本法、比较宪法,曾于国内多个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付婧博士首先指出香港立法会立法功能衰退的现状,分析了九七年回归前的香港立法局的提案权行使的变化,用数据展示殖民地时期香港立法局的立法状况,体现了立法局角色从吸纳型政治到对抗型政治的转变。接着付婧博士对九七年回归后香港立法会及其提案权的行使进行分析,其行政长官由提名产生,而立法会却体现着民主政治的价值,直选产生议员的民望和正当性凌驾于行政机关领导人,造成“立法会有票无权,政府有权无票”的现象。而后,付婧博士提出了影响议员修正案通过的因素,表示其分组计票机制在立法会实践中已经背离了设计的初衷。
石世峰博士对其内容进行评议,他首先进行思路概括,他讲到,付婧博士先对香港立法会进行宏观的定位,指出其处于怎样的位阶,然后在历史上对其进行对比,此种研究方法可贵之处在于其对细微之处的注重。同时他也指出了怎样使数据统计更可靠的问题,以及需要研究政府机关、功能组别起到怎样的作用。
在自由交流阶段,杨勇萍、秦小建、曾祥明等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最后,王广辉老师做总结发言,指出对于数据的罗列,更重要的是得出的结论,其是学术研究的根本。除此之外,还需要研究香港立法会对人大及特别行政区立法的借鉴意义,要考虑到未来,用理论引领实际。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