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江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开题

来源:校报编辑部发布时间:2016-03-07 字体:

  

    

新闻网讯(记者 陈博 通讯员 赖思源 张今柯  摄影 徐志持)35日上午,由我校法学院江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校举行。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曾令良、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张海文、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教授、我校校长杨灿明教授、法学院院长徐涤宇教授,我校国际法学科的刘笋教授、简基松教授与邓烈教授,以及来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院所的多名专家莅临现场。

    

    

开幕式由法学院院长徐涤宇主持。杨灿明代表学校师生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对项目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杨灿明表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以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目标,承担该项目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自该项目启动以来,我校共获9项,其中法学4项,体现了我校和法学学科的雄厚力量。他高度评价江河教授在国际法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突出成绩,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重大科研项目研究。

开题论证阶段由肖永平教授主持,课题组组长江河教授进行了《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他通过研究框架介绍了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详细阐述了学科创新点,并向各位专家提出了研究困惑。随后,张海文司长从理论构建、实践运用以及内容突出三个方面就课题报告提出完善建议。她指出,南海地区的安全合作是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此项课题研究对处理中国南海地区事务及周边国家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此外,课题组在交叉创新的基础上应当强化重点环节,完善理论,切实建立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并指导实践。最后,曾令良教授发表评审专家组结论,建议加强方案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深入研究南海地区安全合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关注国际关系中相关各方内部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下午,项目组及部分专家召开了研讨会,项目首席专家对分工协调和经费适用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方案,同时项目组对课题进一步完善、细化了研究方案。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教育部设立的、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齐名的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自启动以来,此项目凭借其高质量、严标准,已成为衡量重点高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我校高度重视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将其视之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

与会专家针对课题设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评审专家认为,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研究这一课题意义重大。课题组对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研究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理论积淀,研究思路和方案设计清晰、合理,研究框架科学,研究方法有创新,研究目标明确可行。

评审专家建议:针对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研究主题,以理论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子课题相关内容和课题研究框架;加强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中具体制度的构建,贴近南海地区安全的现实,设计行之有效的制度方案和建议,体现项目研究的应用对策性,使课题研究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更加密切关注南海地区安全合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关注国际关系(地区关系)中相关各方内部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建议加强对三方(中国,地区周边南海权益声索国、美国等域外利益相关国)的博弈研究。

评审专家对该课题给予高度评价,并一致通过该课题的开题。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