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益鹏 瞿商) 近日,第二届全国经济史学博士后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承办,九州出版社协办。
论坛的主题是“历史上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商务部研究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山西大学、河南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关博物馆的近百位博士后与专家学者,以及《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博士后文库》编辑部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研讨中国历史上经济转型的经验教训及其现实意义。
论坛开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武身汉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文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虞和平研究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陈锋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冻国栋教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郑炳林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文贵书记在致欢迎词时,充分肯定了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在学术发展和现实经济政策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建议通过博士后论坛这一平台,进一步促进经济史学和经济史学博士后事业的发展。朱恒鹏研究员在发言中感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会议组织者对论坛成功举办所付出的努力,并分享了其对国内经济学研究进路和模式的看法。
开幕式现场
论坛设有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大研讨环节。主题报告先后由武汉大学陈锋教授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高超群研究员主持。十位博士后先后做了主题发言,本次论坛特邀的十位嘉宾则一对一的分别进行了精到、中肯的点评。分组讨论分三个会场同时进行。赵学军研究员、彭波副研究员、瞿商教授、黄英伟副研究员、张连辉副教授、刁莉副教授分别主持了分组讨论。
闭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邹进文教授主持。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先生到会并分享了治学经验。他殷切勉励与会的各位青年学者共同为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添砖加瓦。武汉大学陈锋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教授先后致闭幕词。各分会场代表分别进行分组总结发言。最后,《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魏明孔研究员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发言。
论坛共收到论文50篇。研究时段上涉先秦,下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均有涉及。其中,尤以近现代为多。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中华文明起源、秦汉大一统经济社会治理制度、王安石变法等中国早期历史中重大问题的探讨,亦有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的历史透视,兼有对国外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众多选题,诸如通货膨胀、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地权市场、粮食流通等,均比较切中时人的关注点。这充分反映出中国经济史学者的现实关怀和经济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主题报告现场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