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司学院夺冠“思辨中南”校园辩论赛
来源:校报学通社发布时间:2015-12-23
字体:大中 小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吕倩倩 许建宝 学生通讯员 单立)唇枪舌战,辩赛场硝烟;口若悬河,理是非曲直。12月21日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希贤杯”之“‘思辨中南’校园主题辩论赛”在艺体中心展开四强角逐之战。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校团委书记周巍、校团委副书记梁娜莅临比赛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世黎老师、哲学院张舜清老师、知识产权学院徐小奔老师以及法学院曹吉安老师等倾情担任大赛评委。
接地气的偏题、怪题
战鼓鸣、旌旗亮,统数学院与外语学院在三、四排位赛中首先对战。正方统数从“当代大学生目标不清晰、急功近利、贪图享受”三方面,力证“课堂‘手机族’是因为学生精神懈怠所致”;反方外语不甘示弱、旁征博引,论“课堂‘手机族’是因为学生随大流所致”的“可能性、可行性、客观操作性”。两相驳斥、四番盘问——辩定义、论环境、谈精神,刀光剑影,难解难分;自由辩论、慷慨陈词——课堂“手机族”是随波逐流还是意志不坚?手机阴影下的课堂意义又何去何从?
终于,刀枪入库,统数学院略胜一筹。
曹吉安老师在点评时说:“这个辩题非常接地气,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也是一个难题、偏题、怪题——要说清楚课堂“手机族”是随大流还是精神懈怠不容易。如果双方能够从各自的立场去思辨如何解决问题,可能会表现得更好。”
宿命对决:经济VS刑司
开篇立论,正方刑司引数据、揭现象、谈措施、明作用,论“排除课外活动干扰对提高到课率有明显作用”。反方经济驳定义、举事例、否前提,辩“排除课外活动对提高到课率无明显作用”。
驳斥盘问,双方步步紧逼:28小时可支配,课外时间怎么不够了?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排除课外活动?排除课外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课堂的重要性,作用明不明显?课外活动是到课率低的主要原因吗?协调课外活动而已经排除的干扰就该被忽略吗?
自由辩论,已是短兵相接:武汉5所高校大学生中有30%因课外活动缺课;耶鲁大学课外活动颇多,学生到课情况却很好;跑男在地大期间,物理课只有不到1/7的学生坚持上课……
总结陈词,终至胜负一决:反方经济穷追不舍,“到课率低下是学生对课堂意义认知的缺失还是所谓课外活动的干扰?课外活动与到课率没有必然关系。”正方刑司另辟蹊径,“课堂重要性重在何处?可知不忘学之初心,方得道之始终。”
最后,刑事司法学院代表队获得冠军,经济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代表队获得二等奖;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会计学院等代表队获得三等奖;哲学院、财政税务学院等代表队获得优秀奖;刑事司法学院秦建航获得全程最佳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