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论剑,共话中国工业经济
来源:工商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15-10-27
字体:大中 小
新闻网讯(通讯员 焦梦娜 殷蓉 袁冰冰 郝淑君 耿纪虹 刘汝佳 周军) 10月24日,由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2015《中国工业经济》青年学者论坛暨“十三五”时期中国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中原七楼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经济管理出版社等多个部门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校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池波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和我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在开幕式上致辞。随后王文贵代表学校向黄群慧所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史丹颁发我校兼职教授聘书。
继“第一届中国工业经济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后,五位业内知名专家相继作了主题报告,他们就十三五产业发展思路、国家制造业组织结构调整、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新能源产业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与创业企业IPO绩效等前沿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
下午14:00,2015《中国工业经济》青年学者论坛分为“国民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三个分论坛于文泉楼同时召开。
忧国兴邦——国民经济
以“国民经济”为主题的分论坛在文泉北407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先华教授、海南大学李世杰教授担任主持人。
论坛伊始,海南大学谷溪博士以居民幸福感为研究指标,从研究动机、理论机制、成果展示和政策启示等方面进行论文的报告。紧接着,华南农业大学米运生教授对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互联交易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的阐述。第三位报告人是郑州大学高霞硕士,她建立回归模型来研究区域带的产业空间分布情况。山东大学博士后徐伟呈论文中提及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引发了教授们的热议。吴先华教授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等方面探讨了灾难对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短暂的休息过后,论坛继续进行。东南大学张驰博士指出中国网络基础设施与产业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这一现象,赢得教授们的欣赏。随后,浙江大学杨阳、扬州大学副教授谭洪波和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毛海涛依次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市场机制中出口技术、人力资本、土地资源等要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实干强国——产业经济
由吉林大学汤吉军教授、武汉大学陈立敏教授主持的“产业经济”分论坛在文泉北506召开。
首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汪利锬助理教授阐释了知识产权制度与一国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见解。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张凯具体讲解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创新的大小和创新市场上的竞争程度都会影响到许可策略的选择和社会福利的结论。浙江财经大学经贸学院的戴魁早教授说明了政府制定产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政策时,应考虑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的政策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副研究员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产业政策的制定程序与组织机制重要的原因。最后,武汉大学陈立敏教授对中国出口价值链提升提出了建议。
论坛下半场,汤吉军教授简单指导我国如何引入市场竞争、放松管制和再管制。武汉大学博士生谭畅建议提升中国出口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最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谢伟丽详细地解释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关系。
经营有道——企业管理
针对企业管理,10位学者在文泉北510进行分析讲解。我校工商管理学院石军伟教授、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何小钢教授担任主持,浙江工商大学吴义爽教授、南京审计学院徐礼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田贤亮教授、重庆三峡学院黄玲副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杨向阳、山东财经大学刘素副教授、中山大学杨扬副教授和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的何小钢教授担任点评人。
18:00,本次论坛闭幕式在文泉北506正式开始,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任剑新教授担任闭幕式主持人。
首先,三个分场的主持人分别对论文的选题、分析方法、结论等方面以及论坛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紧接着,第一届“中国工业经济优秀论文奖”获奖作者代表陈林表示,工业经济带给他的是学术的灵魂,让他学会联系理论和实际。任剑新教授对参与论坛的所有人致予真诚的感谢,希望学者们抱有对学术、中国工业经济的热情,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形成工业经济学术圈。
最后,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李海舰发言,他希望工业经济杂志能够从“期刊定位、立刊标准、作者参与、数字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化。在对获得“优秀论文奖”的作者表示祝贺的同时,他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学者以及我校校领导给予的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