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杨 千 张丽娜 李 玥) 5月12日晚,法学部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25期讲座在文泰楼模拟法庭(二)举办。本次讲座有幸请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学院刘思达教授作主讲人,以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司法:女法官生存状态调查报告”为主题。法学院陈柏峰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
刘思达指出,女性在法院招聘中,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法院的面试。由于女性在此类工作中投入的“人力资源”更多,所以进入法院系统工作的女性人数比男性人数多。但是在法院内部会产生性别化的劳动分工。女性往往被认为更细心、更有耐心、更平易近人,故大多数女性分配到民庭;然而男法官往往被认为更强势、更有权威、更适合出差,故集中在刑庭、执行庭。然而在领导干部晋升的两种程序中,中层干部通过内部竞争形式选拔,女法官在业务、笔试、演讲方面往往更有优势,故中层干部中的女性比例较高;而高层干部的任命是外部选拔任命,需要最大程度满足政治需要,更多的强调男性化的“领导能力”,故男性成为高层干部的机会多于女性,女性在高层干部的人数甚少。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