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我校学者应邀献策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校报编辑部发布时间:2015-01-23 字体:

    新闻网讯 据《湖北日报》报道,1月14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有关涉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加快推进湖北农业农村发展献计献策。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士军教授发言建议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丁士军教授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我们在农业上有很多先进技术,但在农村基层的推广应用还存在“短路”,堵在“最后一公里”。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曾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机构体系,稳定人员队伍,转换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近年来,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职能任务不清、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仍存在。

 

    此外,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农作物品种的分布不平衡,让农技推广到基层这个“神经末梢”也不均衡。比方,农业机械化,既要重点打通粮食主产区大田里农机推广“最后一公里”,也要兼顾将农机推广深入到丘陵、山区等小规模农业占主导的“神经末梢”。

 

    要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理念。把农民需求放在第一位,让农民也参与到技术推广中,逐步建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现代服务模式,实现从单项技术服务向集成技术服务转变、从单个环节技术服务向全产业链技术服务转变。不断完善包村联户、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院(校)县共建等有效做法,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

 

   湖北日报1月15日第6版报道网址 

 

 

 

    1月15日,省委政研室、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联合举办第六次湖北经济发展季度专家座谈会。专家们围绕“培育发展韧性,释放发展潜力”的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著名投资学家、我校党委书记、省经团联副主席张中华建言强壮投资“驾辕之马”。

 

  

     张中华教授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培育和释放湖北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必须高度重视投资的关键作用。

 

    湖北面临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发展不足,投资不仅必要而且空间很大。一是必须做大投资总量。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争取国有控股大型企业投资,争取境外、省外企业的不断投资,另一方面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投资的便利化,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激活省内投资活力。

 

    二是在继续做大投资总量的同时,着力推进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要加大城市地下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公共设施建设的力度。在产业投资方面必须加大研发投资,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以及新型业态的投资力度。

 

    三是丰富政府投资,加大政府投资的带动效应。加大政府和民间的投资合作,强化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刺激,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的示范效应、引领效应和带动效应。

 

    四是拓展投资资金的来源。要争取各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总行对湖北更多的投入,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应用,必须要重视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借助金融媒介和市场媒介,将现有的资产存量、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未来收益权等转化为现期的资本。

 

     湖北日报1月19日第4版报道网址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