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冉浩燃 罗明亮 学生通讯员 殷凡 人物档案:舒辉波,男,第二届《儿童文学》全国“十大金作家”,现任教于我校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武汉作协签约作家。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剪刀石头布》、《十七岁,花要开》、《小时候的爱情》,长篇小说《45度的忧伤》、《45度的忧伤2:夏日离歌》、《河底的秘密》、《飞越天使街》、《心里住着好大的孤单》、《地下河》等。 溪那边有竹篱笆。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支蓝蜻蜓。“这里住着拥有灵魂的糖人,能飞上屋顶的女孩,深沉地喜欢着一朵花儿的树。”没错,读舒辉波笔下的故事,你的记忆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牵引着回到童年,回到那个在瓜棚里看小说昏昏睡去的傍晚,耳边是蝉声悠远,蟋蟀长鸣。奶奶一边哼着歌一边蘸着水搓麻绳,歌声飘荡,像温婉的明月,落在了你的梦里。 梦想在远方麦田里永远呼唤你
童年时期,小小的舒辉波读到契诃夫的《凡卡》时深受感动,原来文字里面可以蕴含这么巨大的力量。后来,他慢慢长大,从写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乐趣。“自己写的文章获得别人赞许的感觉可比糖果要甜得多。”大学时期,舒辉波成为了一名新闻学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双眼去看世界,通过自己的双耳去听世界,通过自己的笔墨去写世界。舒辉波很早为自己做好了人生规划:先用十年时间做记者和导演的工作,全面接触社会,为写作积累素材;之后再回到高校继续学习,与学生交流分享人生体验,进一步寻找创作空间。
舒辉波回忆说:“我从大学时就开始文学写作,但主要写成人文学,在校时已经是‘榕树下’网站签约作家。”当一个作家是小时候的梦想,开始创作儿童文学却是一种巧合。毕业后进入武汉少儿频道的舒辉波因工作需要常常要创作关于儿童的剧本。他突然想到“既然已经写了,何不投稿试试”,于是写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投给《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没想到这些作品真的被刊登了并且受到他们的重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说起这些,这位被誉为“金作家”的老师眼睛里有天真的光芒闪烁。
一投稿便获得了极大关注和赞许的舒辉波,开始潜心写作儿童文学。2007年,他获得由搜狐网和《儿童文学》共同推选的“全国最受读者欢迎的十大文学作家”的称号。在14年的电视导演生涯中,他创作了多部影视剧剧本,电视作品曾获CJ国际儿童电视节最佳故事片大奖及多项国家级政府奖。2006年他开始文学创作,现已经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多万字,他所创作的儿童文学被认为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一股新势力,囊括了《儿童文学》第五届、第八届擂台赛金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第二十五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儿童文学》全国“十大金作家”等多项大奖。
儿时对文字的憧憬成为现在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离不开这十几年的坚持与努力。舒辉波在微博中写道“梦想是生命里的光”。
用赤子之心为儿童歌唱 舒辉波说:“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比孩子高明多少,在写儿童文学的时候,我在努力地把自己变回一个孩子”。长篇小说《45°的忧伤》中他用一种植物指代一位主角:向日葵、玫瑰、水仙。童话集《剪刀石头布》里故事的主人公,三位抗日英雄,竟是狗、鸡、猫三种动物。
著名文学作家高洪波说:“童心是上帝对一个人最大的恩赐。”一个成年人在历经几十年的世俗洗礼之后还能忆得起孩子式的思维方式,用童稚式的思维表达创作出这样单纯如水的童话真是让人嫉妒。他在小说《小时候的爱情》结尾中写道:“如果有一天,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或她过来跟我说,我爱上了谁,我一定会笑着告诉他或她,不要惶恐,不要害怕,心中有爱,是多美好!”十几年的记者生涯,在目睹竞争之残酷、倾轧之纷争后,他仍拥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大巧如拙地用童稚之气面对世俗烦恼。 不止有云霞还有大地的回响 作家的敏感使他总有独特的观察力。一个孩子孤独的背影,他却看到留守儿童的等候;工地上一户家庭的喧闹,他会想到打工子女的生活。为了写出他们的心声,呼吁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他走遍城区郊区甚至山区,走进孩子们的家庭,去接触和了解他们。
回忆起自己曾经对不幸家庭的走访,舒辉波难掩无奈和惋惜,细细的眼睛里像藏了星光,“要让这些孩子、这些家庭有比较晴朗的未来,我们还任重道远。”多年的记者经历不仅给舒辉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赋予了他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增添了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所以你会看到《45°的忧伤》里五个家庭相似的离合悲欢,长篇小说《河底的秘密》中为了让“领头的孩子”接受“我”,“我”曾经用奶奶帮“我”做的桃木弹弓射伤了她,把她的庄稼夷为平地,她却永远那么慈祥的望着我一次又一次的原谅我,而长篇小说《飞越天使街》和《心里住着好大的孤单》则是关注社会流浪儿童和城市务工子弟。正如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说:“舒辉波的作品,都有着侯孝贤电影里的意境与况味,是一曲曲献给失去的乡土与童年的挽歌。他的故事里不仅有美丽的云霞,还有大地的回响。”
舒辉波说:“面对人性的复杂,我更愿意写人性的美好。我希望通过我的故事给他们带去微光。”
我不愿重复别人,也不会重复自己 舒辉波年轻的时候,做过导演、编剧、记者,写过的文学题材也十分广泛,其中幻想小说《你用心爱过一朵花吗》获得过2009年度冰心文学奖新作奖。他说:“每一次角色的转换都让我觉得丰盈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自信和勇气去不断地挑战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去发现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
变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作品对读者的关怀和对人性的尊重。舒辉波说:“一个把小孩子也当公民的社会,被尊重的感觉让孩子成了童话的主角。每个人都是从童年开始,所以,每次写儿童文学都仿佛是穿越了已经流逝的时光,回到从前。”
舒辉波今年八月份正式加入中南大这个大家庭,作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他将为中文系学生讲述影视剧本写作的课程,分享他的人生和文学创作经历。他在中文系1201班级QQ群里写道:“在教师节那天站在你们面前讲课,对我意义非凡。很多年之后,你们也许会忘记,但我会永远记得。谢谢你们宽容我的很多不足和缺点,但是,我觉得每个人终究会逐渐地成长。我会努力做一个好老师,认真备课,做好科研……”无论是对中南大还是对中南大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师长,甚至面对自己的学生,他都心存感恩。
他就像那位麦田里的守望者,静静的讲述着关于孩童们的故事。守护着自己的文学梦想,也守护着每一份童真的渴望。永不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