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作为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第七批援疆干部,法学院向在胜老师代表我校前往新疆石河子大学援疆,挂职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同时负责法学学科建设。三年里,在向在胜和政法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学院科研工作连创佳绩,学科建设取得突破,向在胜也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记三等功。
异域师者 播种希望
3000多公里的旅程,只身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坐等靠,向在胜来到石河子大学后便积极地熟悉环境、开展工作,顺利完成了从之前专事教学任务到主抓行政工作的角色转变。“来到这儿不能只等着领导给自己安排任务,要积极主动,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向在胜介绍,2011年时政法学院有100多名教师,他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叫出绝大部分人的名字。
针对学院科研水平相对落后,年轻教师对科学研究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向在胜通过采取行政推动和科研奖励等一系列举措,大力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并且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通过各种机会对教师申报科研项目进行培训和辅导。今年,政法学院共有七个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占全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的三分之一。向在胜本人的一个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在学生工作上,向在胜狠抓司法考试通过率。三年间,他见证了政法学院学生司法考试通过率(包括C证)从40%到80%的提高。“石河子大学有很多内地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毕业之后都会留在新疆,培养好未来建设新疆的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向在胜动情地说。
做好纽带 架起“心桥”
谈及援疆工作的任务,向在胜说:“本着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校教育工作做出贡献。”其实,在向在胜心里还装着一个更大的愿望,那就是做好石河子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纽带,为两所学校更加长远的合作打好基础。
早在2011年10月份,向在胜便邀请我校陈小君教授和韩龙教授参加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举办的第八届“西域法学高峰论坛”。期间,在陈小君的大力支持下,两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为两校在学术交流等各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后,两校领导、教师又多次互访交流,我校还负责为石河子大学法律系培养一名博士生,多名教师前往石河子大学讲学。
在向在胜看来,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困难在于师资力量匮乏。他恳切地说:“很多人对新疆并不够了解,希望包括我们学校在内的更多老师能够关心新疆的教育事业,有机会也能去新疆参与支教。”
向在胜认为,援疆工作也是在沟通内地与新疆情感上的交流。国家援疆计划分为不同层次,教育只是一个方面,这些援疆举措都有助于推进内地与新疆的情感往来。
美丽新疆一世难忘虽然初来乍到时对新环境有很多不适应,但是慢慢的,向在胜不觉已经爱上了新疆。“这里夏天十分凉爽,晴天居多,空气清新,去年暑假我就没有回武汉,今年也是多呆了一个月才回来。学院领导挽留我再干三年,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离开了这个令人不舍的地方。”
石河子大学对援疆干部格外关心,为他们安排了单元房和专门的食堂,节假日将大家聚到一起吃饭或者出游,这些都让向在胜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原本就有徒步爱好的向在胜加入了当地驴友群,)山、绿洲、草原、荒漠,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新疆,饱览了美丽的大好河山。
向在胜代表政法学院在南疆调研的时候,曾看望当地一所小学的学生,送出了150多个书包,又深入到当地居民家中走访,深切地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可爱。向在胜一再说,新疆绝大部分老百姓都向往着和平安定的生活;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和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这样才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