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孙珮云)9月22日上午,哲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哲学院汪信砚教授应邀为哲学院学子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论文写作”课。哲学院副院长陈食霖等老师以及2014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开讲之前,汪教授总结了研究生论文写作的通病,即“常常出现本不应该出现的诸如文字、标点符号之类的问题”。他直言,这些问题让老师们“苦不堪言”,因此讲授论文写作很有必要。
本次讲座主要从论文选题、课题史的写作以及论文构思三方面展开。
汪教授首先强调了论文选题的重要性。选题需谨慎,选了好题之后会“讨好不吃力”,如若选题不当,则有可能“吃力不讨好”。汪教授从选题的“四个基本原则”出发,为困惑的学子们“指点迷津”。第一,选题需要有意义。应选择一些有助于推进学科理论的发展或是有助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课题;第二,选题要有前沿性。即在特定时期对学科发展最有促进意义的问题。他强调,前沿性具有时间规律性和基础性,把握好这两点;第三,选好论文角度,好的角度决定作者的视域和论域,可以“小题大做”;第四,选题要有可行性,要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研究能力相结合。他指出,选题是一个艰苦的研究过程,研究者不仅要学会发现问题,也要穷追不舍地明确、确认问题,最终给论文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随后,汪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课题史的相关问题。首先,要在充分认识、占有课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清理出课题研究的历史线索;其次,概括以往人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后,总结以往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
在课题史写作这一方面,汪教授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他认为,常见的写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全面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一课题为例,汪教授指出,可从国内、国外两方面来入手,再具体到国内外研究的不同方面;二是按时间顺序来写,即对课题作历史分析,把握它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问题、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等。同时,他也指出这两种写作方式是可以交叉的,因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问题上。“我们写论文时,不仅仅要有述,还要有评。”他不忘强调在写课题史时作者评论的重要性。“构思论点,构思对论点的论证,构思文章的逻辑结构”,汪教授细致地向学生们传授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要加强评论,每个部分在文章中都要有特定的功能,这样才能构成一个逻辑整体。”
编辑:余向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