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中南大第一届“财经评论员”大赛落幕

来源:文澜新闻网发布时间:2014-05-09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任新月 唐凯利 黄凯伦)紧张的3分钟个人命题展示、激烈的限时辩论对峙、极具时事热点性的限时话题分析,一幕幕紧张刺激的比赛不住地吸引着评审与观众的眼球。掌声阵阵,欢呼阵阵。原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届“财经评论员”比赛正在激烈进行呢!

 

 

   

 

 

    近年来,国家金融的迅速发展与对金融理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无疑使大学成为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从而各大高校纷纷举办相关学术活动来吸引更多同学关注经济金融、关心时事热点。5月8日晚七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文潭楼邓析堂以全新的“财经评论员”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分析动态,尽情挥洒学子魅力,展现个人风采。

    此次“财经评论员”大赛的发起寄托了一个团队的美好愿景,这次活动总负责人涂炎同学向记者提到:“我们想沉下心来在学校内办一场学术性强,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希望借此次活动,引导同学们关注经济生活,关注财经时事。”

 

牛刀小试,独到犀利,开篇即亮眼

 

 

   

 

 

    “P2P网贷,吹尽狂沙始到金。”比赛一开始,一号选手陈嘉鹏便一鸣惊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针对第一轮的“从宜信坏账看P2P的监管与风险”的个人观点展示上,他从P2P的基本发展历程入手,用“野蛮生长”四个字形象地介绍了当前P2P的平台成交量现状,以“大浪淘沙”为主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应该如何加强监管,最后以诗句的形式提出自己对于未来P2P的猜想。比喻形象,观点鲜明,短短三分钟,便以精彩的表现为本次比赛打下了良好的开头,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此外,精彩一直继续。三号女将佘金花从P2P的正反两方面入手,以“新鲜血液”与“魔盒”分别比喻P2P极富生命力的原因与其风险来源。她认为当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个人缺乏理财渠道等因素促使P2P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自融、监管缺乏等因素也像一个定时炸弹,为P2P带来无尽风险。但她认为,P2P的前景总体还是呈现积极态势,尽可能规避风险,还是能使其成为“新鲜血液”,造福经济。

    来自会计学院的五号选手宋子睿思路清晰,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展开叙述。他在总结前面选手观点的基础上,加入了全新的数据分析,用当前网络热语“且行且珍惜”赠与P2P,在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办法。短短的超时未能影响他在第一轮出色稳定的发挥,最终以94.00分的综合分数位居第一轮的第三位。

    七号选手郭大炜从介绍与分析P2P入手,然后细化的宜信坏账门,认为征信问题是源头,提出要加强监管,完善各项措施,从而规避风险,促进P2P的有效发展。他以出色的演说、稳定的发挥与全面的想法在第一轮比赛结束时以99.29分高居榜首。

    九号选手俞灿压轴登场。开篇他就实实在在,就题论题。以接地气的方式直接从中国式P2P入手,认为中国式的P2P处在夹缝金融之中,存在真假P2P的质疑以及其在某些方面铤而走险的现状。他认为,当前中国的P2P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政府应该释放监管压力,更好地促进未来的经济发展。

    九位选手观点各异,都以自己的方式全面直观的展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最终三号选手佘金花、五号选手宋子睿、六号选手李国杨、七号选手郭大炜、八号选手李金儒、九号选手俞灿顺利晋级第二轮比赛。

 

巅峰对决,限时辩论,针尖对麦芒

 

    第二轮是正反辩论赛。首先由七号选手郭大炜对战八号选手李金儒,他们的题目是“中国是否需要一个‘马歇尔计划’”,七号和八号都不约而同的从马歇尔计划的概念入手,谈到其在中国应用的可信性,八号选手犀利地以国产品牌华为为例,从经济与科技两个方面反问对方辩友中国能出现几个华为,以此成功佐证自己的观点,即中国并不需要“马歇尔计划”。她的这个反问也被幽默的评委点评老师调侃道是“调皮”。

    第二组是五号选手宋子睿对战三号选手佘金花,他们的辩题是“余额宝的快速发展是否会倒逼利率市场化”,双方辩友对战激烈,难分高下,最后三号佘金花以微弱的优势取得胜利。

    第三组是六号选手李国杨对战九号选手俞灿。他们的辩题是第一轮命题的细化,即“下架‘P2P’百度推行业白名单是否靠谱”,九号选手以“产能过剩问题”为例,从经济与科技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但难敌保送北大金融系的来自金融学院的六号选手李国杨。

    限时思考,随机抽题,依然表现出色,足以展出本次参赛选手们的不凡实力。就连评委老师也说到“我当了一回学生,再台上的都是我的老师”,他把场上的选手都比做雄鹰、太阳,赞扬选手们思想深刻。最终,六号选手李国杨与八号选手李金儒晋级最后一轮的比拼。

 

领袖之征,王者之战,英才显其能

 

 

   

 

 

    最后一轮的王者之战采取抽题作答的形式,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分析题,第二部分是视频题。在数据分析题上,八号选手分析我国手机品牌销量对比,综合反映图表所示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六号选手李国杨抽到的是分析天猫与京东销量变动对比,起初选手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分析与图表所示相反,但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话锋一转,借用之前的“奶茶妹妹”的引例完美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反应灵敏,思维逻辑性强。

    最终,来自金融学院的六号选手李国杨以107.72的平均得分摘得桂冠。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谈到要以经济的眼光看世界,同时要多读数学、用数理的眼光分析问题。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