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王梓豪 陶秋韵 朱爽爽 周君梅 高嘉佳
班风,反映了一个班级的风气,那是一个班、一代人的集体回忆。那么,以前的班风又是怎么样的呢?就让我们追随“老师兄”、“老师姐”们的脚步,翻开他们那代人的“青春纪念册”,看看他们读书那个年代的中南大班风又是如何的吧!
【40年代】枪炮声中的读书声
“群众”育人,立德树志
黄洪 中原大学学员
我们当时还属于中原大学,她的性质是以学习政治理论、改造思想、改造人生观为主旨的短期培训的干部学校,是“抗大”式的革命大学。在此性质上,秉着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提高全面地、辩证地认识社会的发展现实,分辨自己思想认识方面的是非能力。
辅导员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通过让我们自我介绍、个别谈话、组织同学之间交流谈心等形式改造同学们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并与任课老师研究“因材施教”、不同课程分工问题。这种教导学生结合及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教学方法使得我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大大调动起来。
课程结束后,我们会总结学习收获,重新剖析自己,从思想认识上划清是非界限。这样,我们开始从思想政治上辨明正确和不正确,从而初步确立起应有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摘自《岁月如歌》)
【50年代】站在新中国希望的原野上
抵“旧思”树“新观”
郭力达 第一期第二班辅导员、第三期第三班副主任
“政研班”是政治研究班的简称。它是中共中央中南局统战部委托中原大学政治学院、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为中南六省统战对象开办的政治学习班。从1950年下半年到1954年7月,先后办了三期,大约有五百余人参加学习。
“政研班”的学员比较特殊。前两期学员“个人成分”都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文官荐任(县处级)、武官将级,还有大学教授、宗教职业者、民族资本家、华侨等。到第三期,大部分学员在入学时就有为人民服务的岗位。
学习安排为每期一年,一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学习形势与任务、时事政策或历史唯物论,其次是走向社会、学习社会,最后是思想总结。在历史唯物论的讲课中,曾有一位宗教学员在老师讲“劳动创造了人”时,用双手掩耳,拒绝听讲,但在学完后,他也表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确实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参加土改时,同学们一面访贫问苦,一面学习。而“马榨事件”这个活教材,更是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认识,总结了经验教训。学员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明确阶级斗争观念、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严肃执行决策。
经过在“政研班”的学习,学员们思想上、政治上都取得了进步,表示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为革命和建设贡献力量。
【60年代】我们的理想是把祖国建设好
刘思华教授 著名经济学家 湖北大学60级、经济学系工业经济学专业
当时我们班上30几个人,调干生超过1/3,那时候读书很简单,只想着好好学习。当年读大学很稀罕,很多贫困生有理想,毕业后要干一番事业。我那时就想当一个经济学家,为人民服务,把祖国建设好。大家有理想有抱负,同学间很团结,对老师很尊敬,像谭寿清教授,水平很高,哲学系的柯丹老师,很有风度。大家认认真真地听讲,讨论发言很激烈,不像今天一到发言的时候都沉默。我们班主任是关义尊(音)老师,李贤沛教授是专业主任,师生之间关系很融洽,学生经常到老师家吃饭。那时的班风,让人想起来都很温暖。
【70年代】一代知识青年的大学梦
碰撞思想 永存真情
朱巧玲经济学院教师 政经79级
我们班级的同学在年龄构成和地区分布上特点十分鲜明:同学之间最大年龄差有13岁,甚至有已经成家的;大家大多数来自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来自大城市的较少。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形成了一种“大帮小”的氛围——大的沉稳,小的活跃,整个班级十分多元化。也正是这样一种背景的差异,使我们在学术上的思想碰撞格外激烈。过去我们常常上讨论课,课堂上,大家总是争得面红耳赤,同时受益匪浅。
我们班男生总是能够主动照顾女生,而女生也为男生缝被子、洗衣服,大家相处融洽,团结友爱。我们的集体活动也很丰富:每到春暖花开时,班委就会我们春游;班内还有书画比赛、小合唱等;我们班的黑板报总是能力压群芳,在全校夺得头魁。这些活动都能够有组织有纪律的开展,同学们热情也很高。
当时的校风、学风比较好,“新三届”的许多同学都有“文革”期间没书读的经历,进入大学后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学习很努力,课余时间都极其自觉地到图书馆自习。我们班的班风也很好,大家团结互助、勤奋学习。如今,在社会各界都有我们的同学,其中许多都颇有建树。大家感情依旧真挚而深厚,每次举行“班庆”,同学们都兴致盎然,对母校也深情眷念,大学四载同窗的生涯成为了我们的珍贵回忆。
【80年代】洋溢着理想主义的读书时代
求知若渴 以苦为乐
寇丛海 湖北省纪委法律系80级团支书、党支书
我们班是重新招生的第四届学生,同学们的来源和出身都很不一样,但两点是一样的:一是求知欲强,二是能吃苦。像留在学校的刘茂林、姚莉、徐智华等和湖北警官学院曹诗权等,都是这样。像刘茂林同学就特别刻苦,经常跑到高年级班上去听课。
我们班年长的同学因为已经被耽误的学习的黄金时机,所以学期起来特别有干劲,恨不得把多年来失去的求学时光都补回来。我们班最年长的那位同学英语基础比较差,所以每天早晨都听卡式录音带和广播,硬是把英语补上来了。年轻的同学一方面由于来自农村,学习的环境不好,课堂和课外所或许的知识都非常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十年“文革”对于教育秩序的破坏,并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学习。因此,年轻的同学的同学也很积极学习。
我记得那个时候并没有组织晨读或者晚自习,但我们都会非常自觉去自习。现在的图书馆可能期末的时候才会有人占座,而我们那个时候的图书馆和教室是整个学期、全天候的“人满为患”。天道酬勤,最后我们班52名同学共有6人考上了应届研究生,后来还有陆续考上的。
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差的,远远不如今天的大学生。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对于能够上大学已经感到非常满足,在艰苦的条件下还是能够以苦作乐,相互间的感情也非常好。有些小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如早起锻炼的同学会帮忙带饭。我记得有一位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困难,会把餐票变卖成现金帮补家里。我们大伙儿知道以后,首先劝阻了他的这种行为,之后又把自己作为奖学金的餐票赠送给他。就是这样一些事情,让我们的班级非常团结,同学间的感情也特别好。
毕业以后,班上同学彼此间的联系比较多,时不时就会有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同学进行小聚。每逢入学或者毕业的整十周年,我们都会进行全班同学的大型聚会。今年是我们毕业的三十周年,我们的全班聚会也正在策划中。我希望借此机会,向在全国各地的老同学们问好,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期待与你们在聚会上再叙旧情、展望明天!
钻研和实践并重
孙荃 经济学院教师 工业经济系81级
我记得我们班当时的求学氛围非常浓厚。我们班的角落里一直摞着两份报纸,《经济日报》和《湖北日报》。这两份报纸是我们当时拓宽视野、关注时事的有限窗口,所以那个时候大家趁着空闲时间会相互传阅,阅读的状态近似饥渴。
而泡图书馆则是探寻专业深度最好方法,涉猎文史哲学更是常态。在当时,我们的学习资源有限,学习方式相对单一,这和现在学生们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方式是大有不同的。
当然,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好学并非单纯停留在理论阶段。因为学校常常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们能够走进工厂企业,获得实战经验。而现今,这样的实践活动多被各色各样的文娱活动代替。当时,我们的娱乐则多是体育活动,也足以让我们身心愉悦了。毕业多年,同学情谊依旧常青,中南大就是我们相聚的大本营。
一心只读圣贤书
周佑勇 法学系88级7班
我们班的班风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以说是在轰轰烈烈地钻研中走过了大学时光。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想法都比较单纯,都只是想着一心钻研法学,目标都是以后从事法官、律师等法学专业工作。不仅是我们班,当时整个学校的风气和氛围都是因此。可以说,那时候我们的学风是很纯正和浓厚的。刚毕业的10年内,我们的同学都忙于成家立业,所以大家联系得比较少。现在我们毕业20年了,大家的家庭和事业都稳定下来了,所以近年来联系也多起来了,会经常交流一些生活和学术上面的事情。
个人小传:周佑勇于1988年考入我校,毕业后到武汉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自1997年留武汉大学任教。2006年9月,周佑勇调入东南大学组建法学院,现任东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其夫人刘艳红教授现任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在私下里,他们被学生们称为“神雕侠侣”——同为湖北人,同年同月生,本科时期在我校同一个班,同在武汉大学成为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样学术成果丰硕,同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一家“双杰”,堪称全国法学界的一段佳话。
【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活
好学进取 和而不同
赵崇建 东莞银监局办公室主任 国经9302班
我们班那个时候是比较特别而优秀的一个班级。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并没有现在那么浓厚,不会出现新闻中所说的图书馆占座等现象。但是,我们班的同学就特别好学和进取,最好证据就是当年我们毕业的时候一个班共有6个人考上了研究生,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罕见的。后来,又有5名同学考上了博士。这种风气的形成,是因为我们班有几名非常拔尖又勤奋的同学,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大家在学习上都非常自觉,整个班的学习氛围就非常好,大家都是精益求精的。
大学是一个人从学校到社会的过程,而大学生难免还会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同时又非常有个性和自信。那个时候我们班的同学个性都是比较强的,但我们的班主任比较负责,管得比较细化,所以有时候班上也会出现一些矛盾。尽管如此,但我们班的凝聚力还是非常强的,在集体里面能够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记得有一次隔壁班的同学在我们班挑起了是非,我们都非常气愤,甚至有的同学说要跟隔壁班的同学打架。但是,最后我们在共同商量以后,我们决定上报学校,让学校处理,最后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我觉得,在那些岁月里面,我们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整个班级的学风非常好,也非常团结。现在我们毕业20年了,但是联系还是非常多,时不时会举办同学聚会。有时候有同学来广东,我会去招待他们。当我到外地的时候,只要一个电话,当地的同学也会出来聚聚旧。
成为懂外语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马俊 律师 法律外语系9401班
1994年,我校首次开办法律外语系。因为这个原因,当时我们系的人很少,仅有六十余人,而我们班只有二十人左右。虽然人不多,但学校还是非常重视我们系的,抓学习也抓的很严。所以,大家也都刻苦努力,以成为懂外语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记得当时我们还有过系歌,虽然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歌曲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就是要成为懂外语、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还记得我们当时举办过足球比赛。可巧,全系只有22个男生,刚好可以凑成一支球队。所以,不管会踢不会踢,抓着就是兵,都得上场。结果当然是不尽如人意的,我们输了其他队伍好几个球,但是大家却更有凝聚力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女生也会尽自己一份力,帮我们男生洗洗衣服。平时,为了强身健体,系里还会组织晨练,我们也都会积极参与,这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娱乐方式。
时至今日,大家都已各奔东西,有的已经出国了,也有留在国内工作的,但是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虽已然不如刚毕业时那么密切,但平日里微信群、QQ群里也都可以看到大家的身影。国内的同学们会有定期聚会,而在国外的同学也会有所联系。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虽然大家都不在身边,但感情还在,回忆还在啊。
【00年代】新世纪的接班人
积极 友爱 让青春延续
赵颖智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经济学0403班
在我看来,班风作为班级成员共同表现的集体氛围,并非是一个口号或者几句话就能简单表达的。从进校开始,我们班的同学就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慢慢褪去青涩,所有的这些经历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初进大学,我们班并没有叫得响亮的口号。大三那年,我们班作为唯一的“高龄”班级参加了班级风采大赛。大家一起编排舞蹈、排演话剧、排练合唱,展现出“零四零三,非同一般”的风采。从那以后,我们班越来越团结了,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友爱共进”的集体氛围。
一晃就是10年过去了,现在我已经是城管1201班的班主任了。虽然身份发生了转变,但大学生活依旧在我身边,未曾远去。我希望同学们能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团结友爱,相互体谅和包容,多组织能凝聚班级努力和班级智慧的集体活动,使它成为“青春与梦想同在,友谊与关爱长存”的温馨家庭。
迈着艰苦朴素的步伐走来 踏着自强不息的脚步走去
黄艳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辅导员 管科0601班
我们管科0601比较特殊,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现在这种行政式的辅导员去管理我们。我们的辅导员是任课老师,平时比较忙,所以我们主要是班委以及班里同学在管理班级。因此,在自律、自我管理方面我们班同学都是做得很好的。
我们班的家庭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各地方的农村,所以很多人都在做兼职以补贴生活费。这种艰苦朴素的氛围也感染了其他人,整个四年,班里人都不骄奢,踏实地过着大学生活。
有一次,班里一起去木兰天池游玩,因为下雨路滑,一位同学一个踉跄滑下了一个小山坡,旁边就是悬崖瀑布。身边的人马上反手抓住了他,所有的同学都一个接一个手牵手拉住她,最后将她救了上来。看着九死一生的同学,不仅有“生命可贵”的后怕,还理解了什么才是“患难见真情”。
本科毕业已经四年,我们也都还经常保持着联系。2012、2013年我们分别在宜昌和武汉举办了一次聚会。因为对学校的怀念,我们选择聚餐的地点都是以前常去的饭馆。
这种班风不仅营造了当时班上的一种良好氛围,对以后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艰苦朴素,踏踏实实,这种个人性格会延续到工作上来。同学们都将这种风格发扬在他们所在的岗位上,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原载4月28日第474期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