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陈海春教授作客人文大讲堂

来源:文澜新闻网发布时间:2014-03-18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黄欣琪) 3月17日晚上七时,在中南大逸夫楼报告厅里,主题为“做一个知人晓事的智者”的人文大讲堂正式拉开帷幕。
 
    主讲人陈海春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与刘克明、姚国华、尹平三位老师共称华科四大才子。他自喻为“红色牧师”和“四化”教授,即学术问题通俗化、严肃问题生活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和海龟理论土鳖化。陈海春教授还曾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调研和起草工作。
 
    在讲堂里,陈海春教授发表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观点。首先,陈海春教授认为,政治上靠得住是指:做人要忠诚,这比能干更重要;要懂得站队,学会处理紧跟组织与追随个人之间的关系;还要能够忍受委屈。其次,他觉得能够顺天时、依地利、求人和的人,才算得上是工作上有本事的人。关于这一点见解,他向在座同学推介了《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此外,他还从“三老”、“四严”和“五讲”这三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作风上过得硬”的看法。“三老”即: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四严”即:严格、严密、严肃、严明;“五讲”即:讲进步不要忘了党、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隔断历史。
 
    陈海春教授以自己的故事来深化同学们对红色管理学的理解。从他十八岁作为知青下乡,当了两年劳动模范,到他零基础备考研究生,再到凭借过往的功劳与成就申请成为博士生导师,他以自己的真实生活历程、幽默诙谐的语气、真诚豪放的态度,向同学们传达了一个个语言浅显却又意义深远的道理:机会总是留给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下的人;从不回首过去,永远面向未来等等。
 
    说到感悟,陈海春教授向同学们透露了自己的三大法宝,为“方向最重要,作风是基础,方法不可少”,以及自己认可并具备的三大性格,为“外向、轻松、开放”。
 
    在互动环节,陈海春教授反复提及“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改善生活”这句话,还建议同学们做最适合的自己,保持对善的信仰,同时要不计杂不计害地多读书。
 
    最后,陈海春教授送给在座同学一句自励的话语——内在优于外在,长远优于即时;习得优于天赋,内省优于灌输。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