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九九老人节 情暖拾荒者

来源: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13-10-17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张彩彩)10月13日是重阳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为了给行走在城市边缘的拾荒者带去节日的问候和关怀,“拾荒者的守望”项目团队九名成员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的六名志愿者于早上前往武昌区阅马场附近开展了走访活动。

 

    这次走访分为三个小队,分别在司门口、首义路、黄鹤楼和红楼等景区附近展开。志愿者们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拾荒老人,主动上前与老人交流。有些老人并不太愿意与志愿者进行过多的交流,走访活动在一开始并不顺利。“我觉得这些老人对我们是有一些防备心理,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因为这点就轻易的放弃,一次次的耐心上前讲,能够让他们相信我们,这也是很锻炼我们交际能力的。”一名同行的志愿者在走访途中说道。

 

    在司门口附近走访时,志愿者们遇到了一位四十多岁的拾荒者周大叔,高中毕业,未婚,家中还有一位父亲,他曾在外打工,后来由于受他人殴打辞工转而来到武汉,就业压力太大,加上带有工伤,在武汉没有找到立足之地,从此开始了5年的拾荒道路。当志愿者们提出帮他抬废品时,被他拒绝了:“这又重又脏,你们不要碰,别把衣服弄脏了。”另一小队在红楼附近发现了正在翻垃圾桶里垃圾的刘奶奶,患有骨质疏松,家中老伴也患有重病,但过了办医保的年龄,医药费成了家中的大难题。

 

    截止下午三点,三个小分队最后一共搜集到了十位拾荒者的详细信息,给他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也为以后的走访活动提供了新的走访对象。一位拾荒大叔对志愿者们说:“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帮挺不错的,你们是好心人,谢谢你们。”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感动着在场的所有志愿者。

 

    通过这次的走访活动,队员们发现社会上还有很多像周大叔一样有劳动能力的拾荒者,如果可以提供一些就业岗位,相信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现状;拾荒者工作环境也很恶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出捡垃圾往往午饭都没有着落;另外,拾荒者的身体状况普遍不太好,很多从外地来的拾荒者没有社保、低保和医保,平时看病的医药费困扰着他们。这些情况都是拾荒者们迫切想要得到改善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拾荒者的守望”团队要着重做的工作。

 

    项目负责人黄明欣表示:“我们呼吁社会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我们,真正为拾荒者提供必要的帮助,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给他们提供就业支持,为他们做义务体检等等,让这份关怀传播给更多的拾荒者,让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