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贫困问题研究团队探究贫困之惑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3-05-21 字体:

   新闻网讯(记者 陈博)我校有一支研究团队,10多年来奔走于云南、湖北等地的偏远落后地区,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农村贫困问题,是学术界为数不多的始终坚持一线调研的贫困问题研究团队,被誉为中国的“穷人经济学家”,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不久前,该团队学术带头人、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士军教授和他的博士、工商管理学院吴海涛副教授出版了最新研究成果《贫困的动态性:理论与实证》。该著作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动态识别穷人、修改国家贫困线、改进扶贫政策等建议,以提高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扶贫政策“一刀切”造成扶贫资金浪费。

 

致贫的原因更多是社会原因

 

    研究了多年的贫困问题,课题组发现,贫困不是穷人自己的事情,而是社会的问题。“从穷人的角度看,穷人都是努力的工作者,但是他们无法脱贫”,“不是他们无能和懒惰,而是制度的缺失,是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为什么我工作一个月可以拿大几千块,农民辛苦工作一年可能也只能拿几千块,难道我的工作真的比他们有价值吗?”吴海涛对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我的工作被社会出了更高的价格,而他们的工作价值被蓄意压低。”

 

    “贫困者是被剥夺了财富、权力、机会的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消除贫困,社会发展就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当一个人长期或者世代不能摆脱贫困,社会矛盾就会激化。”

 

    “关注贫困,解决贫困是社会的道德救赎,我们不能失去对弱者同情和怜悯。”

 

 

对于贫困现象应细致分析区别对待

 

    课题组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每年会公布中国的贫困状况,但不能显示数据背后的动态过程。如果连续几年公布的贫困发生率是一致的,就可能让别人误认为贫困没有变化。实际上缺失一部分人退出了贫困,另外一部分人返贫了,导致扶贫资金预算准确性不足。我国有必要应该对观测对象进行连续性的跟踪来识别真正的贫困人口。

 

    吴海涛说,贫困可以分为暂时性贫困和持续性贫困。致因是不同的。暂时性贫困可能更多是由于暂时的风险冲击,而冲击对象应对能力较弱造成的。而持续性贫困则是更多由于长期收入创造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不同类型贫困采取的缓贫措施应该是不同的。对于暂时性贫困通常可以进行一次性的救济和扶持,而对于持续性贫困则需要进行更长远的开发式扶贫,例如帮助其进行资产积累、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帮助其构筑社会资源网络、帮助其获得融资机会等等。而当前我们政府扶贫政策通常是采用一刀切的手段,一个政策全国通行,这种做法的贫困瞄准精度是不够的,其结果是造成大量扶贫资金浪费。

 

科学制定贫困线找到真正的穷人

 

    如何提高瞄准精度?课题组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关键点是贫困线问题。我国从1985年到2008年,贫困线基本没有变动,每年贫困线只是用物价指数进行简单折算。这种做法并非科学的,贫困线不仅仅是物价指数问题,而且取决于商品组合。三十多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各类商品价格变化幅度不一,因此,贫困线应当是不断变化的。各区域的贫困线也应当是不一致的,比如,今年年初一些地方的大白菜是1-2角/斤,一些地方是3-4元/斤,全国统一一条贫困线测度贫困显然有失公允。因此,需要建立跨年度、跨区域的贫困线,这样才能真正找到穷人。分区域和逐年调整贫困线并不困难。“贫困度量方法也很成熟,电脑中程序一运行就出来了”。

 

    另外,预测贫困要有前瞻性。当前的贫困确定是采用前一年或者前几年的数据来确定贫困,具有滞后性。课题组认为,用脆弱性方法能够预测贫困,贫困脆弱性预测方法的贫困预测准确度最好的达到了75%,可以为扶贫资金的瞄准提供依据。

 

国家扶贫基层单位应从县改为村

 

    课题组提出,在没有能力对贫困的个体进行瞄准的情况下,当前贫困应该采用村级瞄准。目前我们的瞄准机制还是在县级,全国确定了592个重点贫困县,二十多年来基本没有调整。实际上,一些80年代确定的贫困县早已致富,但中央大量的资金和优惠政策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向这些县,这是不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在完全可以瞄准到村。”吴海涛说,一个村内农户的生计和福利状况带有极大的同质性,他们的贫困原因很可能是相似的。

 

调整分配制度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从近30年来看,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从全球第一成为了全球第二,目前印度第一。从对全球的贡献来看,从1981年到现在,全球贫困人口从20亿左右,下降到了10亿左右,一半的贡献来自于中国。因此,中国的反贫困实践为千年目标的最终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中,一般认为,贫困是因为是总量的缺乏。因此,需要发展经济,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通过增长来消除贫困是有效的。但当一旦利益结构稳定后,增长的成果更多地就会由稳定利益集团所获得,经济增长不能再有效的惠及穷人。当前的总量是充足的,贫困的症结在分配不公。课题组认为,调整有利于穷人的分配制度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城市化比城镇化更容易产生“贫民窟”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推动,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入了城市。这些人口由于不能获得像城市人口一样的就业机会、工资等级、社会保障,他们成为了城市贫困人口。因此,城镇化过程中,贫困人口进行空间转移,即从农村转向贫困。他们为了在城市能够生存下去,会寻找低廉的住房,从而形成聚集,也就会产生西方国家所称的“贫民窟”,贫民窟一旦产生就无法瓦解,这是西方国家难题。课题组建议,在当前大城市规模已经过于庞大的情形下,我们应该实施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农村人口向乡镇而非大城市聚集。应当大力建设小城镇。建设小城镇不需要政府盲目去推动,需要根据本地区农村特色引导城镇化,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发展产业,一方面解决转移人口就业,另一方面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留在农村人口的收入。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