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主场氛围与文明观赛

来源:文澜新闻网发布时间:2013-04-29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马嘉骏) 四月份的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在我校的举办再次点燃我校学子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我校队最终凭借强大的主场优势闯入全国八强获得历史最好成绩,校园组也表现不俗,踢出了应有水平。

 
 
    我校足球队教练宋书刚与队长高雅骏曾在比赛后多次感谢现场同学对他们的支持与鼓励,表示强烈的主场氛围是他们能够发挥出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现场球迷的支持就没有他们超常的发挥。而所提到的主场氛围却被很多同学尤为是女同学所诟病。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赛场更是在现场学生球迷的恶性刺激和鼓动下使球员间上演了“全武行”本学期我校内的排球、足球、篮球联赛将至,关于助威方式与文明观赛的问题再次被提上了同学们口中的议题。
 

    来自新闻学院的王同学表示:“在南区超级组四分之一决赛时,香港理工大学不是被校队踢走的而是被现场的观众骂走的,在半决赛与重庆大学的比赛中,骂声更甚,感觉这种观赛方式很不文明,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主队也会因此而胜之不武。” 
  

    而同样来自新闻学院的邱同学是一位资深球迷,他则持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说,一场好看的比赛不仅仅取决于球场上的精彩比拼,也与现场球迷的呐喊助威有很大关系,球迷们的特点也是一方地域文化体现。非洲球迷的乌乌祖拉,韩国球迷的变幻魔阵,北京球迷的“京片子”都很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足球及本地区文化的一种宣传。而在四分之一决赛与半决赛时现场同学的表现并不能被称之为“骂”。比赛踢到点球大战那种激烈的程度,用声音去为主队鼓励给对手以压力是很正常的,包括用声音想裁判方施压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都是足球文化的一部分。假如全场球迷都正襟危坐,那么看比赛则毫无乐趣可言,也不利于足球这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负责此项赛事推广运行的优势传媒的新闻部负责人何芳对此现象有其独特的观点,她说:“按国际惯例,只要不涉及民族种族歧视的言论,在球场上球迷以任何的助威方式都是允许的。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不仅仅体现在其精湛的球技与进球的数字上,还体现在他拥有成熟的心智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上,像贝克汉姆,C罗等球星在初出茅庐时期都曾经厉过红牌事件,假摔风波等一系列事件使其饱受非议,但他们都坚强的挺过来了,用完美的表现重新证明自己。但大学生自己的体育比赛并不可同此类的职业联赛,大学生球员心智可能还不完全成熟,心理比较脆弱,体育生涯中出现非议或球场的嘘声则会沉重打击其自信心,甚至击碎其对此项运动的梦想,大学生球迷则应更加体现出大学生特有的风采,唱校歌或其它助威歌曲,做集体人浪或击打有节奏的声音都是不错的选择。”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