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晓晴)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团省委和校团委关于开展2012—2013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团委紧密结合“永远跟党走,青春建新功”的活动主题,立足于学院专业特色,积极展开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尽展刑司学子的青春风采。
心系热点怀天下,刑司学子展风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的学子们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及时了解国情民生为己任,围绕着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三农”、春运以及酒后驾车等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实地,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会调查,展示出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该院的陈晓晴同学密切关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展开实践调查,愿为国家的全方位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吴亮亮同学在“央八条”出台的背景下,积极展开关于餐饮浪费现象对策的研究,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王美佳同学紧密围绕着春运问题,进行了关于“春运回家拼车与不拼车”的调研。此外,唐荣、黄永泉、王怡君、胡培、杜今等同学则分别以农村致富问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小企业的发展、进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雾霾等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实地调查,并得出了颇有见地的结论,充分体现了刑司学子的睿智和才华。
学以致用践真知,青春献礼十八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南大刑事司法学院团委立足于学院专业特色,结合十八大会议的精神,鼓励同学们综合利用专业知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提高实践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人民、回报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活动,涌现出不少具有专业价值的优秀成果。该院张成、王伟、陈巧玲等6位同学组成的“与法同行”寒假社会实践小组,以法律为着眼点,以虐童事件为切入点,深入实践,深刻探讨虐童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刘栋等5名同学在对新沂市职业公民代理的存在情况进行了调查后,对公民代理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可能造成的律师垄断诉讼问题表示担忧;宋文咨同学则就侦查监督问题深入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进行了“新刑诉背景下的侦查监督现状”的调查。此外,何长春、苏世伟、何栩等同学则应院团委学以致用的号召,前往家乡派出所、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执法部门实习,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从事司法、执法工作的艰险,深刻地体会到十八大提出的反腐倡廉,厉行节俭精神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性。
走出校园进社会,志愿活动我在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响应刑司学院领导的号召,同学们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服务项目有机结合,开展了如义务支教、帮扶特殊群体等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将“五四精神”,“雷锋精神”传承。
在义务支教方面,该院周霞同学来到了福建省寿宁县平溪中心小学,通过以“永远跟党走,青春建新功”为主题的宣讲会,让十八大的精神深入孩子们的心中;程乐等五名同学组成的“希贤”小分队,则在乌龙泉小学义务支教,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在面向特殊群体的帮扶方面,张钚尧同学在山西省太原市福利院做了一名义工,为这里的老人和儿童送去温暖;李想同学深入村镇调查,以志愿者身份跟随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到县城附近村镇的孤寡老人家中进行实地考察,关爱夕阳晚景;朱浚祺同学则前往湖北省钟祥市磷矿镇参与“关爱留守老人”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呼吁社会大众关爱留守老人。此外,廖志鹏、周纤芋、张艳焯等同学也分别以“送电影下乡”、“增强交流,放飞梦想”、“点亮新光,关爱自闭儿童”为主题,展开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刑司学子们在学院团委的支持鼓励下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学院老师教授大力支持,该院诸多教授、讲师们也纷纷当起了实践小组的指导老师帮助学生们进行调研实践。3月上旬该院的社会实践表彰活动也进行完毕,“优秀成果”和“先进个人”的评比也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学子们的实践热情。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