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中南大博物馆,元芳,你知道吗?

来源:文澜新闻网发布时间:2012-12-28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金玥旎)  又到一年期末时,我校图书馆毫无疑问成了最热门的地点,早上七点图书馆前就已排了长队,而这般热闹的景象却与图书馆二楼的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无缘。

 

    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于2004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馆。作为全国高校首家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其学术研究意义重大,因而它的开馆曾受到新华网、湖北日报、长江商报等各大媒体的关注。

 

    学校创办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旨在宣传中国货币文化历史,利用学校专家和学者的实力,建立中国钱币研究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学校更是对该馆给予了厚望,希望它作为校园内的一个新亮点,不仅能为武汉市名片上增加新景观,更能为湖北省开展国内外货币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如今,博物馆已有8年历史了,它的现状如何呢?记者带着疑问参观了博物馆。

 

    馆内仅有的4个参观者让这个藏宝之地略显冷清。来自法学1206的李同学是当天的值班者,她向记者介绍到:“和你所见差不多,我们博物馆确实有点冷清。参观者分为本校参观者和校外参观者。与本校参观者相比,外校参观者更多,更有组织性,参观意图也更明确。我们有专门的来访记录本进行记载。”记者翻阅了记录本发现确实有很多校外人员来访,有我校周边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学生、有武汉市的一些相关企业、有本市以及其他省份的高校学子、有我市各大旅游团、以及各省市的政府领导。

 

    难道我校博物馆在校外的知名度竟比在校内的知名度更大?随后记者采访了几名同学。法语1001班的江同学说:“我是开学不久去图书馆的时候自己发现的,起初并不知道是否是对外开放的,后来出于好奇去过一次,因为我对货币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所以觉得很有趣,随后介绍给外校的朋友啦,还带她一起去过一次。”动漫1201班的梅同学则说:“我是在开学初的入馆教育上听说的,随后就和同学去了,最大的印象就是好冷清,我们转了一圈就出来了,之后也没有再去过了。”而房产1201的章同学说:“博物馆?印象中貌似在图书馆里面吧,好像听说过,但不是很清楚,感觉在我们学校不是很有名呀。”当日参观者里有一位外校的同学,来自江汉大学的蔡同学告诉记者:“我是武汉人,我是今年暑假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你们博物馆的介绍,听说里面有收有不少品相完好的珍稀货币,有些精品在省级博物馆里也难以看到,甚至藏有全世界仅此一枚的绝世孤品明“泰昌通宝”折五觉得很有意思的。今天是来找我表姐玩的,顺便就过来看看。感觉里面的东西蛮高端的,就是好冷清呀,我之前以为它在你们学校应该很受欢迎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黄老师分析道:“因为有校外媒体的宣传再加上博物馆本身的研究价值,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来访。但校内宣传,我们并没做好。一方面是因为它位于图书馆里面,第二因为没有明显的标示,再者是因为对货币感兴趣的同学还是有限的。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比如说我们一直在完善我们的主页,原来博物馆是挂名在图书馆的主页下的,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独立的主页并挂在学校主页下;其次我们也通过人人网进行宣传,同时我们也设立学生志愿者协会,文物鉴赏与保护协会,来提高学生兴趣。当然,我们还是主要从新生入手,结合入馆教育、新生手册等进行宣传。”

 

    此馆可以算是我国高校中唯一以“货币金融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一个真正价值连城的藏宝之地。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中南大的学子们,你们知道吗?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