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杨云龙同学先进事迹座谈会举行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2-11-23 字体:

   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李倩彤 邱超 学生记者 李杜)11月23日下午,杨云龙同学先进事迹座谈会在中原楼举行。校长吴汉东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对以杨云龙同学为代表的我校新一代大学生表达由衷的自豪、敬意、爱意。党委副书记周景明向杨云龙同学授予“杰出志愿者”荣誉称号。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新闻与文化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我校第一位成功捐献骨髓的学生、会计学院刘宁同学也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从刘宁到杨云龙,他们身上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吴汉东校长指出,学校未来在于青年,虽然当下媒体对90后褒贬不一,但他们却用行动阐释了当代大学生‘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杨云龙的事迹展示了青年学子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诠释了当代青年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践行,是新时期广大青年中涌现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模范典型。吴汉东深情地说道:“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在此,我代表最老的大学生对90后大学生表示深深的钦佩和敬意。”

   

    吴汉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利用宣传刘杨等事迹来丰富校园文化;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建设与教学精神上,学生应通过校园生活成为有用之才。

 

    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章晟在书面发言中说,90后是真善美的一代。杨云龙的做法使他看到了90后对责任感的深刻理解关注人生的态度;而各大媒体对杨云龙等先进事迹的报道,又反映了人们对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的认可。他们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赵楠表示,杨云龙的做法,是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精神熏陶的结果,是校领导言传身教的结果,也是本院“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的体现。杨云龙的做法是90后自强自立的缩影,是全院师生学习的榜样。他认为,作为即将成为预备党员的杨云龙,也昭示了共产党员是由特殊材料塑造成的。

 

    学工部副部长徐江、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辅导员张娇、杨云龙同学、刘宁同学以及杨云龙班上的同学和自强社同事等也作了发言。

 

    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北经视、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武汉电视台、武汉晚报、长江商报、武汉教育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10余家媒体记者对座谈会现场进行了采访。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