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冯清 赵梦琪)由我校外国语学院主办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于11月16—17日在武汉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Ingrid Piller 教授、英国德蒙福特大学金立贤教授、英国华威大学的Martin Cortazzi 教授、日本神户大学的Tim Greer副教授、泰国易三仓大学的Kimie Takahashi博士、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贾玉新教授、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宋莉教授、厦门大学杨信彰教授、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浙江大学施旭教授等国内外11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
会议当天,我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教授致开幕词,代表学校欢迎所有嘉宾的到来,希望大会能有效推进学界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及深度研究,同时祝愿与会的专家学者充分享受这次江城之旅。
外国语学院院长谢群向大会致词。在介绍了学院短、平、快的发展历史,并感谢各位同仁长期以来的互相帮助及关心。
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的六名专家教授做了深刻的主题发言。
贾玉新教授在以“外语教育作为全球跨文化公民教育”为题的发言中认为,外语教育对公民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培养批评文化意识应该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金立贤教授和Martin Cortazzi教授从跨文化视角探讨了批评性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他们通过生动的图示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应该如何去培养创新能力与批判能力;Ingrid Piller教授以“龙”与“美元”为切入点探讨了二十一世纪的跨文化交际。她还引用了瑞典旅游景点介绍中的针对中国游客的提示语来说明目前一些西方主流的跨文化指导性书籍中仍存在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刻板印象;Tim Greer副教授做了题为“对话中的跨文化交际特征”的主题发言。他通过大量真实的日常对话,介绍了其中的跨文化交际内核;Kimie Takahashi博士以亚洲女性为例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语语言学习中的性别问题。她强调跨文化交际研究应与性别研究紧密结合。
下午在文泉报告厅,五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
杨信彰教授做了题为“跨文化交际情景下的学术语篇分析”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学习并掌握跨文化条件下的学术英文并非易事,并以语料库中的语言实证分析了学术英语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施旭教授从历史及跨文化的角度分析、评价了中国的人权话语研究。他指出国外对中国人权问题的研究通常是基于西方价值观进行的,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外的研究;陈新仁教授讨论了在以英语为通用语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变化及其启示。他讨论了当今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阐明了其对语言学习理论及语言教学的重大影响;张洁博士以北京奥运会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想象跨文化交际与身份选择的问题。通过对两本口语教材的批判语篇分析,她建议英语学习教材的编写中及语言教师的教学中都应注重批判意识的培养,并应融入多元文化思想;宋莉教授以语言教师为视角讨论了英语语言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她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国内大学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进行了评估,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专家们的主题发言精彩纷呈,提出了当今外语教学中的思考、建议与方向。
17日,本次国际研讨会以五个分会场的形式进行了分组发言与讨论。76位中外学者就跨文化交际研究及应用中的不同视角、不同多维度、不同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此次讨论议题主要包括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系列问题(如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地位等)、跨文化商务谈判(如谈判风格、谈判技巧等)、跨文化文学研究(如比较文学、诗歌、戏剧等)、翻译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等。
当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副校长杨灿明教授为本次大会致闭幕词。他指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的交际与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此次会议意义重大。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