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刘雅文 学生记者 徐悦霞 王秋实)世界经济何日走出危机?在这场经济拉锯战中,中美两国处于何种地位?在11月12日晚的“博导讲堂”中,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朱延福教授深入地分析和解读了“后危机时代的中美经济关系”。
何为“后危机时代”
朱延福教授首先指出,07、08年的美国次贷引发了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5年后的今天,全球正处于经济发展周期的萧条阶段,即所谓的“后危机时代”。本轮金融危机在全球最发达的国家引爆,继而波及全球,总量性、制度性、结构性的三重危机并存,足见危机的深刻性;而危机在产业间传染、在各国间传播、在市场间传导,加上本轮金融危机衰退剧烈、萧条漫长、复苏缓慢,显示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与长期性。朱教授分析道,如今美国的经济虽已走出衰退,但形势仍不乐观,失业率居高不下。
世界经济走入复苏的契机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经济发展周期的四个阶段,“世界经济从萧条走入复苏阶段还需要一个契机。”朱教授如是说。他认为,如今我们要做到制度与技术的双重创新。首先在制度方面,要建立信息化时代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国际经济合作机构的重置、国际争端裁决机构统一上都要创新,同时我们国家要争取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与决定权。而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要不断在能源、材料、信息、制造、生物革命上不断创新,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朱教授向大家介绍,如今我们国家经济的内需消费模式已经由“衣食”驱动转变为“住行”驱动,并向“服务”驱动型与“文化”驱动型不断转变,我们目前要从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并不断发展。 中美关系:经济互补与政治对抗并存
朱教授又风趣地将中国的版图比喻成公鸡,将美国的版图比喻成母鸡,指出现今中美关系的要害在于经济的互补性与政治的对抗性矛盾。中国对美国有高科技产品、土地密集型产品、优质教育服务等的需求,而美国也需要中国弥补其在储蓄与投资等方面的缺口。但中美两国作为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大国,在政治上又是对抗的,特别是在关于天安门广场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反恐问题、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
随后朱教授谈到了后危机时代中美经济的合作与竞争,中美在经济上的战略合作应为双方联手解决应对危机问题以及全球治理问题,而在竞争上表现为两国的贸易战、货币战、资源战与人才战。如今两国存在贸易逆差,而贸易失衡的责任需要两国共同承担。在贸易战中,我们国家应平衡对美贸易乃至整个国际收支,提高出口产品的价值含量,积极应诉美的制裁、抱团取暖、反对搭便车,并采取反制措施,制裁美国商品。在货币战中,美国采取货币量化宽松战术,而中国采取追随战术,所以我们能预测到人民币将比美元更快地贬值,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也将遭遇天花板,在全球货币政策宽松的潮流下,黄金、石油、资源类产品价格还会持续上涨。而在两国之间的资源战与人才战,我们国家也要积极采取应对的政策。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