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关注中国航天 聆听大师教诲

来源: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11-05-13 字体:

    新闻网讯(通讯员 魏佳丹)5月12日下午2点半,中国航天专家戚发轫关于“航天技术与中国航天”的远程网络讲座举行。我校各学院代表齐聚中原楼会议室,与全国百余所高校学生共同聆听大师的教诲,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学生代表在张娇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讲座。讲座由校学工部副部长徐江主持。

 

   

 

    首先徐江老师宣布了关于开展讲座的通知,此次讲座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中国老教授协会、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联合举办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系列网络讲座第二期讲座,意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戚发轫老先生在接近两个小时的讲座里,为大家介绍了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原因、可供开发太空资源的种类、开发空间资源条件以及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状况。

 

    戚发轫先生表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从陆地、海洋到太空,在不断地扩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并且,太空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热类共同的追求与梦想。人类探索太空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都已具备。丰富的空间资源为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空间资源的开发需要综合应用系统、航天员培养系统、载人航天系统及深空探测技术系统的支持。

 

   

 

    随后戚发轫先生着重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3年,神州5号载人航天飞机在太空留下中国人的印记;2007年,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使中国的航天事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是几代航天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党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凝结在其中的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奋斗。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航天事业中来,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戚发轫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航天专家,参与了东方红一号的设计与发射,后来成为神舟五号飞船的总设计师,为我国的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