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消息(记者陈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出版发行。鲜为人知的是,著名经济史专家、我校苏少之教授是参与此书的编撰工作。该书后记列出参加本书写作和修改的人员,苏少之教授是其中唯一来自普通高校的学者。昨日,他向记者透露了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党史第二卷历时16年 苏少之说,中共党史第二卷最初主要是由我们党内重要理论家胡绳、龚育之、石仲泉等人主持和组织编写的。这三位领导思想都很解放,很活跃,学者气息很浓,属于学者型高官。他们希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提供思想源泉和历史依据”。 党史第二卷后记对该书的编写和修改做了这样的说明:经历了16年时间,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994年至2000年底,在胡绳领导和主持下,由龚育之、石仲泉组织了书稿的编写工作。1991年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出版之后,开始了撰写的准备工作。1994年9月,编写工作正式启动。到1998年底,中卷初稿写作基本完成,由龚育之、石仲泉统改,并由胡绳审定后,于1999年5月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之后主持人、组织者多次更替。直到2010年12月最后定稿。
两封信诚邀苏少之加盟 而苏少之之所以加入此书的编写,缘于1996年国防大学林蕴辉教授的推荐和力邀。林教授此时已是党史的编写人员,他写了封信“邀请我参加编史工作”,苏少之最初担心学术观点不能得到体现,婉言谢绝。林蕴辉后来又写来一封信,说“大家检索过你的文章,赞同你的学术观点”。于是苏少之就参加进来了,参加了之后三年的撰稿会和报告会。后记中对此做了说明:戴鹿鸣、武力、苏少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神根等提供了有关章节初稿。 为“五反”中的资本家及其行为的定性“平反” 有关章节是第二卷(上)第四章第五节:《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和涉及到农村阶级状况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部分,分别在第四章、第六章、第九章有所涉及。让苏少之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有关三反五反的观点和初稿基本得到肯定和保留,删改不大。作为新中国经济史专家,他的研究认为,“五反”中把资本家的五种行为(行贿、偷税漏税、盗取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视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是不符合实际的;实际上,这些行为“仅仅是资本家的违法经营行为”,上升不到阶级斗争上去。“资本家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不是机体的毒瘤。”“就像今天的商人偷税漏税,能说是商人对国家的攻击吗?”苏少之教授在研究中也注意到:在“运动”后期,毛泽东对此事也改变了此前的看法。他曾经查阅过《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在一件文件批件手稿中将“资产阶级”全部改成“不法资本家”。 这个观点基本被党史第二卷吸收,书中都以“不法资本家”、“资本家的不法行为”等字样取代了之前的“资产阶级”和“猖狂进攻”等充满火药味的阶级斗争词汇。 修史应该实事求是 从开始编写到正式出版,为什么花了16年?苏少之说,1998年书稿就出来了,但一直“反反复复,改了又改”。而最初主持、组织、参与党史修订的官员、专家学者已经有不少人离开了人世,其中包括胡绳、龚育之。应该怎么修史?苏少之说,既要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又不能让今天的人们还用原来人们的认识去看历史。他认为,不应当把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错误看作是必然的,应该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有原因的”,这样才符合历史真实。 苏少之,男,1948年生,湖北应城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在80年代末逐渐形成个人研究方向—“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等。发表多篇专题论文,主要包括:《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系统反思》,《论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两极分化问题》,《1950-1952年我国农业集体化模式的选择》,《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关于"五反"运动几个问题的研究》,《"一化"滞后、"三改"超前原因简析》,《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结构变化总趋势分析》,《从新民主主义制度到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等;专著包括:《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主要作者之一)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系列论文。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