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金淑丽 赵亚珍 张亚楠) 10月2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在文澜404教室做了以“新世纪话剧与演出”为题的专题讲座。新闻学院院长胡德才教授出席并主持了讲座。
在讲座中,刘平主要对现代戏剧的前景和观众为什么不喜欢话剧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针对社会上普遍认为“话剧的前景堪忧”的观点,刘平说:“话剧不景气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话剧类型……像一些大城市的著名的剧院剧团就发展的不错,如首都大剧院等。”作为资深的话剧研究员,刘平结合许多具体的例子,谈了新世纪话剧主要特点,即创作题材的多样化、创作风格的平民化、演出市场的多元化。紧接着,刘平还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了大量的优秀话剧,同时作出简单解析。刘老师指出,新世纪话剧创作一改上世纪的单一题材,实现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相辅相成。如:辽宁人民艺术社的现实话剧《父亲》、北京人民艺术社的历史话剧《白鹿原》等。同时在形式上也充实成商业剧、广场剧、报告剧、白领戏剧、网络戏剧等交相辉映的局面。在谈到话剧的发展方向时,刘平说:“创作平民化是话剧发展重要方向,而且新世纪话剧创作在平民化中已取得很大进步。” 在艺术成就方面,刘老师指出,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民营戏剧、打工者戏剧、商业戏剧等均取得突破,如:民营剧《晃晃悠悠》、打工者剧《一个民工的美丽期待》等。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掌声。
最后刘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话剧研究方面问题给予一一解答,并与我校的首义话剧社部分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针对大学校园话剧,刘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学话剧提倡原创,应以反映大学生生活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胡德才教授对刘平表示感谢,并做出了讲座的补充与总结。
刘平系中国话剧研究专家、中国戏剧评论家、新世纪近十年话剧创作研究家。
|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