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东校长出席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来源:校办发布时间:2010-05-10
字体:大中 小
新闻网讯 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5月2日在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以“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质量保障与评价、绿色大学建设、大学与企业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来自9个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150余所知名大学校长出席论坛。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开幕式。 5月3日下午,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举行了平行论坛(一),议题为“大学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 51所大学的校长参加了本次平行论坛。我校校长吴汉东在论坛上作了如下发言:我们学校是由原来的中南财大和中南政法合并的,是以经济学和法学、管理学作为主干学科的文科大学。所以说在这个会上也想谈谈创新研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前两位校长的发言都是身兼科学家和教育家两任为一身体的专家,谈的比较多是科技创新,我以为作为文科大学来说恐怕创新型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更加艰巨。 我是做知识产权研究的,这个恐怕这是与科技创新联系最为紧密一个专业。记得2006年我去中南海,讲知识产权问题的时候,胡锦涛主席曾经问过知识产权培养问题,他说,看来知识产权人才首先要懂科技,还要懂经济,当然要懂法律。这说明在文科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因为我们谈到创新的时候,总是习惯说科技创新,其实文科也已有诸多创新的问题,包括理论制度和文化创新的问题,当年那个美籍(音)熊彼特在上个世纪20年代特别的创新理论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内容非常丰富。我认为对创新本身有一个科学的准备的全面的解释这是我想谈到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大学干什么?这个就是说大学要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那么显然大学的功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但是我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曾经有一个学会生存这个报告,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教育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毁灭创造精神的力量。这就指出了我们高校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我以为中国的大学如果要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环境,至少在四个方面应该下功夫,或者说有四个环节要素需要我们作为校长考虑的,当然我们这是一种追求而不是现实。首先学术环境。学术环境的关键词应该是学术自由,那么换句话说,一定首先营造一个以学术自由这个为中心的学术环境,其实在近代国外大学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国大学批判性的吸收和继承的,我把它概括为自筹,师生自主,行为自律,(音)这个师生自主,就是我们今天谈到大学自治,我以为学术自由是大学自治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的和谐的自由的学术环境,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我谈到第一个问题。
再一个问题就是文化环境,文化环境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就是要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这样一种文化环境。现在2000多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浸透了中国的大学校园,所以说我们大学的文化环境是什么呢?就是师道尊严,并不是不要,但是来讲的话,在这个师生关系方面,那么老师是主动者,控制者,是个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是接受者。因此我觉得应该营造一个新的师生关系,来打造我们新的文化环境,就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文化环境的营造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营造一个以多元化为内容的文化环境,或者说多元化是这个知识环境的关键词,那么现代学科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在发展,一个是高度的分化,特别是专业越分越西化,同时也是高度的综合,融通的趋势是特别明显的,所以我以为要认识到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大学应该是创新的源泉,一所大学能够给学生什么样的学术套餐,来供学生自由的选择是对我们大学的管理者,对我们的师资队伍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不管怎么说,要有一个多元化的知识环节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再就是实践环境。我们要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实践环境。就是大学不是象牙塔,不能孤芳自赏,而应该接触社会。我想的话,一大学一定要贴近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现实需要,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间提出非常重要的发展目标,一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初步目标是要在2020年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所以我想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特别就像我们这个文科大学要多和工科大学和国外一流的大学加强合作,这个要加强高校与社会各条战线的合作,我觉得这个方面的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营造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环境,光把这个任务强加给高校是不能奏效的,关键在整个社会要形成一个创新、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这样一种环境、体制、机制和政策。我记得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他说的是创造不要看的太神秘,他曾经这么说,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知识,人人是创造资产。 (吴校长讲话内容来自人民网——教育频道(第6页) 网址:http://edu.people.com.cn/GB/8216/115294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