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今天是

【高质量发展大研学⑥】刘仁山:聚焦三个着力 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来源:高质量发展大研学发布时间:2025-04-21 字体:

聚焦三个着力 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仁山


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明确指出,要“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就要求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通过财经政法深度融通激发创新动能,以国际视野构建开放格局,以质量文化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跃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中南大动力。


着力深化财经政法融通,凸显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特色。立足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是学校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审慎抉择,体现出学校对于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定位、功能、结构、格局变化的深度思考。立足学校实际,深刻领会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紧抓新文科建设重大契机,走出一条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通相辅相成的大学办学之道;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健全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优化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融通型学院、专业、课程、教材、师资、资源平台“六位一体”行动计划,立体化搭建融通平台,走出一条彰显中南大特色的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


着力提升国际视野,塑造拔尖创新人才的开放格局。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提升,是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之一。我们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财经政法重要教育中心为目标,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深化工程,构建高站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办学新格局。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快提升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等相关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加强与国外名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打造高水平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国际竞赛、国际论坛、国际研讨会、国际组织实习等,让学生亲历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在国际治理实践中拓宽国际视野,在跨文化环境中培养全球胜任力。


着力建设质量文化,优化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质量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指挥棒。要坚持把“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作为教学质量的价值引领,推动质量文化入脑入心入行,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内生动力。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质量观,将学生学习获得感纳入教学质量报告、教学状态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六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健康体检表”。要不断完善“标准-执行-监控-评估-反馈-提高”的动态监测与持续改进机制,注重将理想信念、交叉融通、国际视野等核心要素纳入评价维度,不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评价体系。


编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