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将“推进高等教育创新”作为今年工作重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持立德树人宗旨,切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们“中南大”的力量。
一是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格局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拔、成长机制,实现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在培养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获得感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学生学习使命感,实现教学相长、学乐相融;在培养环节上,探索健全拔尖学生选拔分流、贯通培养、周期评价等体制机制;在育人主体上,加强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推进不同育人主体的实质性联动,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二是推行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持续“强融通、创特色、补短板”,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精神,以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锚定“融通”主旋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融通,贯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突出财经政法融通型人才培养特色,建设好一批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的代表性学院、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和资源平台;紧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宽口径、厚基础、融通性”改革举措,紧盯国家战略